初一 叙事 956字
2022-02-17 21:43:47

清晨,鱼肚白的天边蒙胧的亮起微光,白炽的灯已经亮变了整个村庄。

楼下的钟敲散了熟睡的人的梦,我也一个鲤鱼打挺起了身,才发现大家伙早已整顿完毕。圆形的大桌旁,姑姑在裁红纸,父亲在研墨,爷爷在洗毛笔,奶奶在给门符刷胶,时针指向五点,不耐烦的告诉秒针走的再快些,已经不早了。

我揉着惺松睡眼走过去:“你们怎么都起这么早啊?”“快去洗漱,然后过来帮忙。今天要将门幅对联全部换新。”母亲催促着我。爷爷笑了一声,苍老有劲的手拍拍我的肩。:“不早喽,我们平时都这个时候起床。”

待我再回来的时候,爷爷和父亲都在写门符合对联了,我看着那些遒劲有力的字迹,有些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大费周章,直接买写好了的贴不就好了吗?爷爷难得的严肃了起来,眯着眼睛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字最是马虎不得,贴在自己家中的东西,不自己亲手来写,怎么好意思拿别人的?自己不勤快一些,即为心意不诚,又怎么好意思说着求平安保佑的话?”父亲也跟着点点头,让我看着门框上方,那些早已被风干的墨迹,似乎还有着余香。父亲告诉我:“这里不像城市中的商场应有尽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店中不会有做好的买卖的。”

我看着满室是贴上的门符,以及长长的对联,不禁叹道:“这都要亲手写,那多累啊!”奶奶又贴上一张门符,对着我笑了:“所以才要早起来写啊,中途也好歇歇。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然后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就一个‘勤’字。老祖宗讲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若不是一双勤快的手,哪来的好日子哦!”

说完,奶奶将刷好浆糊的一沓门符递给叔叔去别处贴,又招呼我一起去刷。“你们现在在这一辈小孩啊,不能太懒。这些活儿呢,是有些方便渠道,也不能完全依靠,自个儿得会。”奶奶一边给我示范,一边说。我也学着她的样子,用刷子刷上五分之一截浆糊,然后踮足整齐贴上门框上方,奶奶乐呵呵地夸了我。

父亲见了,怪我只会做简单的事,我依着他的话过去,他教我握好毛笔,在那红纸上写字,父亲身材高大,手臂粗壮,笔下的字却能小巧柔和,令我大为惊叹。他教我写下贴在祖庙处的那句,含有“懂”字的句子,又松开我的手,在一笔一划手把手教。他要我自己写一遍。

我有些迷惑不解,去还是照做了。有些歪歪扭扭的字迹呈在纸上。父亲略微皱起了眉头。“不要着急,行笔要慢些,但不要犹犹豫豫。”他认真的说,“这支笔,这个家,这个担子,也早晚会像这样交入你的手中,现在,只有你多练习,知道“勤”字该怎么写了,才能拿好这支笔,写好这句话,撑好这个家。”

那一整天,我用沾水的毛笔在地上印出了数到水痕。夕阳洒在地面时,还依稀可辨一个字,勤

我们家,或者说这个村子,将“勤”诠释,传承。这个火把带带相传,这处浪花代代前涌,展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执着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