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上笔直的白线,是飞机搏击长空的印记;焦石上的累累伤痕,是海浪不懈拍击的印记;我揣摩着自己手上的薄茧,那是我为心爱的书法奋斗的印记。
我从小就十分仰慕爷爷泼墨挥毫时的洒脱,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像爷爷一样笔走龙蛇,写出遒劲灵秀的毛笔字。终于在我六岁的时候,爷爷对我说:“可以练毛笔字了!”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兴奋的自己铺纸、磨墨, 欢喜雀跃的跟着爷爷写下了第一笔。
变了两回之后,我就开始打退堂鼓了。腿酸手痛不说,爷爷不是让我写横,就是让我悬笔画“蚊香”,实在太枯燥了!再一次心不在焉练字的时候,爷爷让我放下毛笔,严严肃的问我:“你还记得我给你讲过的王羲之练字的故事吗?”我抬头看了一眼爷爷,有些羞愧的点点头,我当然知道,我还曾“大言不惭”宣布:“我要当王羲之一样的书法家!”
爷爷铺上一张洁白的宣纸,招手让我站到他身边,挥笔写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几个大字,语重心长的说:“孩子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份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啊。”爷爷写的字。我当时并不是很懂,但爷爷的话我听懂了。我让爷爷把这幅字挂在书房显眼处。时时提醒自己要不懈努力。
从此书法常陪我左右。我被爷爷骂哭过,被书法比赛上比我更优秀的人打击过,但我仍不懈的坚持着。那一捆捆的毛边纸,那一大把写秃的笔,那墨迹斑驳的毡布都见证了我为之奋斗的艰辛。我每天都挤出时间站在桌案前练习我心爱的书法。酷暑,练字时汗珠常常一滴滴滑下脸颊,但我不以为意。即使流汗夹背,依旧一笔一笔的写着我的大字;严冬,久立案前脚指常常被冻得又僵又痛,握笔的手指又红又肿,但我不以为苦,捂一下暖宝宝,继续挥笔不停;假期,窗外总有孩子们欢乐热闹的喧嚣。手机里常有朋友们快乐出游的信息,但我不以为扰,屏气凝神认真的写着那横竖撇捺……
就这样,我不停的写呀写呀,那柔软的笔触,有力的记录下我不懈奋斗的痕迹。那散发着墨香的笔画,填满了我生命中的空白。那变形的手指,那粗糙的我薄茧,那一张张获奖证书,都是我奋斗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