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初一 叙事 1439字
2022-02-13 23:03:1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阵阵惊天动地的爆竹声把在周公那里游玩的我唤回来,揉揉松醒的双眼。窗外是黑漆漆的世界,只有点点灯火忽隐忽现,我一看时间,才6:20。这时,奶奶走过来说: “醒了,快点穿衣服,马上去社公庙请年了。” “请年?现在去吗?晚点可以吗?”我问道。 奶奶语气肯定地说:“不行,就得现在去。”没办法,我只好不情不愿的离开温暖的被窝。

爷爷挑着扁担,扁担上挂着两个自家编的竹筐,一个竹筐是各种各样的佳肴,有象征着年有余的鱼,有象征年年高升的年糕,有自己家酿的米酒……另一个竹筐是爆竹,蜡烛等。我提着小灯笼,跟着爷爷后面,那小灯笼与我同岁,我刚出生时爷爷编的,外面用蝉丝围起来,用红色的颜料写有“恭贺新年”四字,但因为时间久了,蝉丝早被里面点燃的蜡烛烧的破旧不堪,虽然补了又补,但也该下岗了。爸爸走在最后,时不时和村里其他人闲聊几句。

北风呼啸,几棵老树仅剩的几片树叶也飘落下来。可田野里却冒出点点新绿,不远处的山上,仍是郁郁葱葱。社公庙前,种满绿油油的蔬菜,野花在风中舞蹈。

我以为我们家来的够早,结果到社公庙,竟看到有人在那点香烧纸,且社公的面前,燃烧着十几对蜡烛,火光摇曳,为这清冷漆黑的社公庙,增添了几分温暖。桌子上,已满是佳肴。爷爷也把我们的菜摆到桌子上,我则把香点燃,对着社公,社婆拜了三拜,爸爸把小蜡烛点燃,插进灯笼里。这时,人们接踵而至,狭窄的社公庙顿时变得拥挤。我被挤到墙角,忽的看见对面墙上有缕缕白光,仔细一看,原来是破痕,看来这破旧不堪的社公庙得修修了。拜完社公,把纸烧完,爆竹引爆后。我们又去了土地庙,这个庙小的连桌子都没有,菜只能放在竹框里请土地公吃。

回家后,爷爷又对屋里墙上贴的土地公画像拜了拜,在厨房的灶台前拜灶神,才开始吃早餐。每年除夕的早餐都是年糕,奶奶说这意味年年高升。我坐在门口吃饭时,看到了各家各户门前贴的春联,挂的灯笼,点燃的香,燃烧过的爆竹屑,还有那闲聊的人们,放爆竹的小孩,总之,年味浓浓,在外工作的人都回来过年了。

下午2:30,小叔走过来,问:“小侄女,去我家吃火锅吗?”听到“火锅”两字,我“嗖”的一下,就跑到他家。四爷等一大家子人都在,大家边吃边聊天,其乐融融,我们几个小辈,也在那谈天说地,倒没人询问成绩。一个小时后,自己家吃年夜饭,吃饭时,我终于领到了朝思暮想的红包,可没想到,我还得拿红包给弟弟,我不情不愿的拿出66块钱给弟弟,凑个六六大顺。吃完饭,弟弟和几个同龄稚子放起了爆竹,声声炮响在我耳边接二连三地响起。

“快来啦!”同伴喊着,我连忙跑到篮球场,找到一个视线绝佳的观光位坐下,村民们接踵而至,大家齐聚一堂,有儿时同伴,有邻居亲人。“碰,哗”终于到了万众期待的一刻,烟花像一条条跃上龙门的鲤鱼,直冲九霄,在空中,“哗”的一声炸开,像闪闪群星,如百花齐放,似蘑菇云。烟花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有的空有其表,响声震天动地,我的心跟着震动着,可谁知,那烟花却同往年一样,没一点新意;有的像凤啸九天的凤凰,在空中展翅腾翔;有的像龙吟九洲的神龙,在空中俯视万家灯火;有的像霓虹灯,五光十色,还能在空中变换颜色。几辆汽车从烟花中穿过,借着灯光,我看到撑着一把伞,拿着一根香在点烟花的人。绚丽的烟花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昼,那浓浓烟雾成了缕缕白云。

烟花放完了,可其他村庄的烟花还在放,我和弟弟玩着自家买的烟花,胆大的弟弟什么都敢玩,胆小的我却只敢玩仙女棒,但欢声笑语依旧接连不断。

8点,我躺在躺椅上,烤着火盆,吃着奶奶包的饺子,准时收看欢笑连连的春晚。在春晚的陪伴下,我结束了这极其幸运却又略有遗憾的一年,结束了这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年,结束了我步入中学的第一年;让我又过了一年春夏秋冬,又长了一岁,又将开始新的一年。

此刻,是终点,也是起点。

愿新的一年里,不再有烦恼悲伤,将满是欢声笑语;愿冬奥会,能够圆满结束;愿所有运动健儿,都能在赛场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风华;愿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都健康如意,步步高升;愿我中华,将虎虎生威,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