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煦暖的午后,打开车窗任由风拂面而过。与之相随,那两条系在后视镜上的红布条也猎猎作响。看着那抹被阳光渲染过的红,我会心一笑,下意识想起那天偶然的发现——牵挂无声。
奶奶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有过年在车的后视镜上系两条红布条的习俗。据说给车系红布条寓意来年的生活会红红火火又平平安安。按常理和我在村子闲逛时看到的,这些都是像奶奶一样为母者所乐意做的事。
落日的余晖在西边天际漾出一抹浓浓的橘色,与小山上残存的积雪相映成画。吃过年夜饭,见时间尚早,我便迈步出门,到院子里去欣赏黄昏前的乡村小景。刚走出院子,我就看到了一簇簇烟火在村子上方的空中绽放。和家里人打过招呼,我略作观察,便朝着烟火燃放的地方奔去。
一路上,不时遇到正在给停放在家门口的汽车栓红布条的邻居,我总会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我也暗自想着:一会儿回来,我和奶奶一起给我家的车子换上新的红布条。
等欣赏完烟火回来,临近家门口时,我准备喊奶奶出门,给车子换上新的红布条,但嘴刚刚张开,还没喊出声,就看到一个黑影从车前背对着我站了起来。一顶藏青色的毡帽下,露出花白的头发,浆洗过的中山装和有些破旧的棉鞋——是爷爷!他颤巍巍地立在车前,略微有些吃力的弯下腰去,想做些什么。
看到这一幕,我鼻子一酸。都说时光不饶人,才几年的功夫,爷爷竟然苍老了许多。印象中,爷爷宽阔而硬实的肩膀,还扛着儿时的我去村子烟火燃放点看烟火。现在他单薄的身体有些弱不禁风,像一颗枯萎的老树,那干枯的枝桠已抵挡不住大风的侵袭,下一刻就会把他吹倒。我心里滋生出一股隐约的疼,忍不住想冲上去扶住爷爷,但好奇心又促使我按兵不动,我想看看爷爷趁我不在家做什么。
只见爷爷轻轻倚靠着车身,小心翼翼的把后视镜上的红布条拆下来,像珍宝一样塞进了口袋。随后,爷爷边小声嘟囔着一些祝福的话,边伸手抚摸着爸爸的车,仿佛把一年的好运都加持在了车上。做完这些,爷爷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我以为这就结束了,爷爷却从另一个口袋摸索出了两条新的红布条。刹那间,我恍然大悟:难道这么多年来给车子系红布条,默默关心爸爸出行安全的是爷爷吗?
若不是这次偶然间的发现,我对爷爷和爸爸的父子关系还定格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印象中。他们平时从不嘘寒问暖,也很少说话,即便有时候有事商量,也显得很客套,不像我和爸爸那般有说有笑。曾经我就这个问题问过爸爸,爸爸告诉我,他的童年都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中度过,他不想在我的心里留下和他一样的阴影。
原来,刚才的沉默是爷爷在思考。他边尝试着往后视镜上系上布条,边时有停下手中的动作思索着。他小心翼翼的系上去,又轻轻摇着头摘下来,如是反复了几遍,才心满意足地打上了两个结,悄悄离开了。
望着爷爷逐渐走向家门口的背影,我压下了喊住他的冲动,我默默地站在墙角处,看着那团跳动的在车身两侧的火焰出神,脑海里不断闪现着爷爷弓着背,仔细并认真的系红布的样子。或许这就是像爷爷一样性格的人对父爱的表达:随风潜入夜,爱子细无声。
大年初一,因故我们一家三口不得不离乡返城。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我透过后视镜,望着爷爷的身影渐渐远去、模糊,直到消失。这偶然的回望,让我更加读懂了爷爷深深凝望的眼眸里,那份深沉且无声的牵挂。
当我把这一次偶然的发现告诉了爸爸,他脸上没有露出丝毫的惊讶,只是神色淡定地笑了笑。原来,他早就发现了爷爷系红布条秘密,只是没有说破。我从他那嘴角还未散去的微笑里,似乎也读懂了他对爷爷同样的深情。
日光偏移,柔和的阳光让车子变得愈加温暖,那系在后视镜两侧的红布条似乎释放了心中的秘密,显得格外活跃。它挥舞着手臂,兴奋得打着转儿,像极了赢得奖赏的孩子。看着它飘舞的样子,我开心的笑了,也会把偶然发现的秘密埋在心底,让牵挂继续无声地滋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