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红星瓷碗里的故事

初一 叙事 816字
2022-01-17 09:39:08

我时常想起那个印着红星的瓷碗,想起黄昏下的陋室,想起我的太爷爷。

记忆里的太爷爷要么大街小巷奔走,要么书桌前久坐。依稀可见天上繁星,烛焰映着桌上案牍桥图,一个棉布大襟长袍的背影凝在金黄的烛光里,那么谙练,那么慈祥。白衣苍狗,曩昔之时,这个身影大略正在烽火漫天夜如昼的朝鲜雪原。也正是那年负了伤,腿脚不灵便了,也得到了这个红星碗。瞬息六十载,花落了几度,痂也不复,一切都变了,又仿佛什么都没有变。

一天之中最期盼的,莫过于炊烟时。那时,我可以跟着太爷爷走街串巷,在路上听他讲雪原的故事。犹记那日,新收获些红豆,一颗颗饱满鲜红,拥在一起,甚是喜人。红豆在氤氲蒸汽的锅中翻腾着,那抹淡淡的红色包裹着暖意在初霁中蔓延。拿出蒸好的豆包放进红星碗里,满满当当。

太爷爷行走不便,屡次劝说他多休息,他总是说:“亲自去才有诚意。”路途遥远,我摸不清门户,总跟在太爷爷身后,追随着棉布长袍的背影。每日的目的地不大相同,但是一致的穷阎漏屋。进了屋,我不用嘱咐,习惯性地问好,双手递上碗去。而后,太爷爷笑着,说:“新收了红豆,刚出锅的,快尝尝!”人家连连道谢,爷爷只是摆摆手,脸上洋溢着笑容,堆起几道皱纹。有事勾留聊上几句,混着烟火气息,乡间独具。在那片已被点染开来的黄昏,掺杂几许温情,耳畔荡漾的是无尽的温馨。第二日,红星碗准会被干净的送回,红星就这样蔓延着。

望着干净的空碗,我陷入沉思,也许一碗粮食只能解贫困村民一饭之急,但太爷爷用红星碗传递的是温暖,是信念。耳濡目染的我,怎能不大气,怎能不善良?

经历抗美援朝战火洗礼的太爷爷,为自己曾经保家卫国而骄傲,伤病于他已成功勋。回到家乡,他又致力于捍卫他和战友们誓死换来的和平,一桩桩心愿,一件件小事,莫不是为了让人人生活得更安定,更幸福。太爷爷不善言辞,从不给我讲大道理,但是他的点点滴滴,总让我想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早已用最质朴的行动,把“士”的崇高品质种在了我的心中,让我志存高远,让我胸怀天下,让我立志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太爷爷虽已永远离开了我,每每凝视那只红星碗,我仿佛又看见战火纷飞中突围的他,棉布长袍下蹒跚的他,他一回眸,笑意粲然,有关爱,有嘱托,更有希冀。于这笑容中,我又获得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