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小路,熟悉的感觉。周围的建筑物虽然久经岁月的沧桑,可依然还是坚韧的战士,守着那一方寸土。
时间泛起流光的涟漪,淌进那些澄澈的记忆。当时七岁的我,就喜欢尾随着奶奶,穿过那条是必经之路的小路到达菜地。
奶奶每次去菜地前,都会换上低筒雨靴。我就效仿奶奶换上雨靴,不过我的是粉嫩嫩的崭新的雨靴,奶奶的则是“泥巴雨靴”。
奶奶用黝黑粗糙的手打开她用竹子编成的小门。我趁机从奶奶胳膊下钻了进去,并欢呼雀跃地对她说:“我是第一个进来的!”奶奶微微一笑,正午的太阳光照在她的脸上,描绘出了一圈金色的轮廓。
奶奶拿起倚靠在篱笆旁的锄头,叫我离远点就开始“嘿咻嘿咻”的锄起地来。她在给泥土松土,原本硬邦邦的土壤在奶奶的辛苦下变得又松又软。我感觉那像一地的棉花,只要躺下去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个安稳觉。
奶奶松完土我就兴高采烈的跑过去,好似等待我的是金银财宝。我蹲下直勾勾的盯着松松软软的泥土,刚想要伸手去抓起一些,一只蚯蚓就出现在离我手指不到一寸的土壤中。我“啊”地尖叫一声,下意识地躲在奶奶身后。奶奶宠溺地笑着并对我说:“别怕别怕,它不会咬人的。”我点点头回应着奶奶,却心有余悸地朝后退了几步。
奶奶用手挖开一个小洞,把几粒种子放进去,然后轻轻用手拨动旁边的泥土把种子覆盖住。奶奶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可是因为全神贯注地照顾种子们,全然不知自己额头蹭了泥。我发现后就抽出一张随身携带的纸巾,蹲下来细细地给奶奶擦干净。奶奶这才意识到额头有泥,并向我会心一笑,又转头向种子们笑笑。她的笑温暖了种子也温暖了我。种子们就像襁褓中的婴儿,得到了奶奶一生的溺爱。
我长大后不常去菜地,可奶奶还是十年如一日地照料着她的“孩子”们。我今天重返菜地,奶奶依旧在忙碌,阳光也依旧撒在她身上,可凸显出来的却是她头上根根令人触目惊心的“银针”;她脸上如锋刀划出的皱纹;瘦骨嶙峋的手背上皱纹也显而易见。这时我的鼻子突如其来地酸了,我轻轻地搓了下鼻尖,默默地望着她。
此时我心中那朵花受到了所有营养的滋润,这些营养正是奶奶照顾菜地的耐心与一成不变的一丝不苟。大家都说人是会变的,是的,不过奶奶变的是经岁月折磨的容貌与身子骨。那朵有着纯真可贵品质的花,早已在奶奶心中扎根,永不泯灭。现在它也成为我心中最姹紫嫣红的那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