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雨伞

初一 叙事 970字
2021-11-28 22:21:26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又下雨了,我心想:和那年的雨,真像啊……

那一年,我还是一位刚上小学的新生,成绩也勉强可以看,原以为像我这样的学生,根本不会让老师注意到。但有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带给了我温暖。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狂风吹得人们睁不开眼睛,路边的小树“沙沙”地摇晃,好像在诉说着:“今天的风可真大啊!”王老师那天穿的很厚,但却把她的衣服分给了同学们,而她自己只穿了一件毛衣,和三位同学共享她的雨伞。“老师再见!”说完,同学们四散而开,小鸡找妈妈似的拥抱自己的父母。我没带雨伞,也没有雨衣,之前和我打一把伞的同学也回家了。我就像失去妈妈的小鸡仔一样无助,只能瑟瑟发抖地躲在路旁低矮的屋檐下,羡慕地看着那些可以回家的同学。狂风吹得我站都站不稳了,头发疯狂摇曳,一阵阵寒气从脚底蹿上来,时不时还有风夹杂着雨水扑向我,不一会儿,我的衣服就湿了一大半。我不得不使劲跺跺脚,用吹出来的热气温暖我的手,不让它们冻僵。然后抬头用视线疯狂搜索妈妈的身影,可惜一无所获,我有点绝望,任由雨水打在我的脸上。

“同学!你怎么还在那里?”是谁?是谁来找我了?!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的心怦怦跳个不停,我僵硬着,手也不搓了,脚也不跺了,扭头死死地盯着声音传来的地方,心想:是有人来接我了吗?是不是妈妈来了?还是爸爸来了?到底是谁在喊我……无数个猜想从我脑海里飞驰而过,却没能让我僵硬的手脚动起来。

我的心怦怦跳,去见王老师气喘吁吁地跑来。这么冷的天,王老师额角却冒出了细细的汗水,眼睛一眨一眨地,嘴巴微微张开,大口大口的喘气,穿得那么单薄,却只拿着一把雨伞,但眼神却又那么温柔,好像在说:别怕,老师来了。我呆住了,一股一股的暖流从我心间流过,我好像从未知道温暖是什么,被这一股一股的暖流弄得僵住了。

王老师冲到我面前,脱下她的棉坎肩,披到我身上,拉起我的手,举着雨伞,随手拿出一张纸,纸巾擦过我的眉毛,我的眼睛,我的鼻子……直到纸巾湿透,我也还是死死地盯着王老师,不明白她为什么会来接我。突然,我瞥见了王老师的肩头,王老师的整条胳膊都湿透了!雨水顺着她的肩膀一直流到袖口,再“滴答滴答”地滴在地上,而雨伞竟是斜的!我怔怔地看着王老师,不知该说什么。就这样走着走着,我们已经从集散地回到了报告厅。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了妈妈的身影,我欣喜若狂地转头,竟看见王老师的半边身子都湿透了,头发一撮一撮的往下滴水,却还朝我微笑了一下。我心里又是一股暖流经过,暖的我说不出话来。

虽然我已经上了初中,但还是一直忘不了王老师。

老师,您就是我们的指明灯。没有您,我们的前途就是一片黑暗。

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着的智慧之光,永永远远闪烁着您亲手点亮的火花!

教师点评:文章开头通过一场雨,将思绪带回从前,一句“和那年的雨,真像啊......”引发读者无限思考,究竟是怎样的一场雨呢?让人不禁想往下看,首段很博眼球,后文的书写也算细腻,能让人感受到老师无私而伟大的爱,也能让人感受到小作者对那位老师的感激之情。文章的字词很优美,细腻,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但是,整篇文章下来,文题似乎有些脱离,一把雨伞和一个老师的伟大,其实没能很好的联系起来。文章大篇幅在描写老师的动作,神态,语言,而对于老师手中的那把伞,只用一句“雨伞竟是斜的”带过,语言就显得有些单薄,通篇对老师进行描写其实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采用这种写作方式,那在文章结尾处,便需要对文章主旨进行一些深化,题干的那把伞,其实并不单指老师手中那把小小的为同学倾斜的伞,更是老师用自己的身躯和无私的爱为同学们筑起的一把温暖的大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