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们出生以来,就一直活在“出发”与“到达”的无限循环中,“出发”是为了“到达”,而“到达”不正是新的“出发”吗?那么,我们要怎样“到达”,才能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呢?
责任直达,是人生的铺路石。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的人生责任不仅仅是养活自己、照顾家人,还应当胸怀天下,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像顾炎武那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我们以祖国的需要作为我们的目标之时,我们的人生就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应在个人与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坐标系中找好自己的位置,努力成长为堪当大任的崭新一代。因此,让责任直达心底,我们的人生就有了坚实的铺路石。
使命必达,是人生的不老松。我们不可做“佛系”青年。古人尚且“端居耻圣明”,何况我们生在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伟大时代呢?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屈原、杜甫、张仲景、林则徐、樊锦诗、袁隆平、钟南山等,哪一个不是胸怀天下、使命必达的践行者?我们应当有实现全面小康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增强攻坚克难的自觉性和战斗性。这样,我们就能斗志昂扬、信念坚定地奋力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修身通达,是人生的紫金冠。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石。一个人通过修身养性,变得通达,就好比赢得了人生的“紫金冠”。曾子不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吗?修身养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一个既有学识,又有涵养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德不配位者,不仅臭名昭著,而且遗患无穷。希特勒是演讲天才,却因为无德而成为战争狂魔;李俊是计算机天才,却因无德而制出了“熊猫烧香”病毒;马加爵杀人、林森浩投毒、吴谢宇弑母等高材生的犯罪行为,虽说是个例,但其手段之残忍,超乎常人想象……这些,无不说明“德育”比“智育”更重要,难怪陶公知先生一再叮嘱世人“干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想,如果责任、使命、修身能顺利到达我们的心底,美好的明天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