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软的云片糕在口中化开,清新的蜜味沁人心脾,我再次沐浴在阿婆的爱中了。——题记
阿婆是柳城人,在父辈的熏陶下,学得了一手做云片糕的手艺。小时的我馋云片糕的清甜,即便晓得吃多了会牙痛,但还是追着阿婆,让阿婆再次下厨。阿婆疼我,但不愿让我在夜晚忍受牙齿传来的痛感,有时会言词拒绝。我便大哭大闹,最后与阿婆商定,一天只吃两片。阿婆没了顾及,再加上对外孙女的疼爱,便答应了。
云片糕在柳城最负盛名。当你打开一片白云糕,清甜的蜜味便扑面而来,一片片地剥下,白如雪,薄如云,送入嘴中甜津津的,多食而不腻,叫人垂涎欲滴。
不知是阿婆手艺高超,还是爱的效应,阿婆做的云片糕是我吃过最美味的。云片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白砂糖,阿婆挑糯米是一闻便知好坏,我到现在也是不知晓到底如何判定的,这也成了阿婆的秘密。阿婆挑白砂糖时,我观察得阿婆挑的白砂糖糖粒大,晶莹剔透,这个发现也使我骄傲了许久。挑好原料后,阿婆开始筛糯米,将细碎的米筛出来,以免爆炒后容易焦黄。
糯米过筛后粒粒饱满,这时候要把这些饱满的米粒进行淘洗,淘糯米用的水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别家做云片糕都很苦恼这个问题,水一烫糯米便凝结成块,水一凉糯米就口感不好,阿婆却晓得如何控制水温,阿婆粗糙的手在水中搓洗着糯米,再抓出时米粒润心,洁白如玉。
糯米晒干后,米粒表皮干爽,这时就可以爆炒了。阿婆很会把握火候,火烧得旺而匀。这时候的进程是最快的,我生怕自己一眨眼就错过了什么。阿婆在锅中倒入河中的大眼沙,烧得发烫后加入茶油,可使沙子不粘米粒。这时候,阿婆便往锅里倒米,米在灼热的沙中很快膨胀成米花,阿婆拿起小木扒翻动着锅里的米,又迅速倒在筛网上,米粒和沙粒便马上分开来。阿婆连着做了三锅,翩抄的动作是那样熟练。我佩服阿婆的技艺,闲暇时听阿婆说如果一锅超过了一分钟,米粒就会焦黄。
米花炒成了,被阿婆用石磨磨成粉,又用更细的筛子过筛。粉在做成云片糕前要摊在布上晒三天,阿婆告诉我这叫“润粉”,晒的过程中还要翻动两三次。“润粉”后的云片糕抓起便成团,散开便成粉。这时候就要做糖浆了,每次见阿婆做云片糕时糖浆都是已经做好的,已经是光滑洁白的,我问过阿婆,阿婆说糖浆做好后要盖封五个月才会有清新的蜂蜜味,于是还想心眼目睹的我只好做罢。
做好饼心后的阿婆叫我来看打糕。阿婆加入配料后用刮板拌匀,再用擀面杖来回碾压放入饼模里压紧实后撒上一层粉料,再次敲打,做好后要放十个小时。这时候的我耐不住性子,看着眼前五天才做来的美味佳肴,有种欲望想把它塞入嘴中品尝它的清香。阿婆这时候总是看守着我,带我做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当我吃上云片糕时,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香甜软糯的云片糕在口中化开,是爱的味道。
自始至终,阿婆总是那么关心我,即使我离开了柳城,云片糕的味道也还在我心中久久不去。只有我知道,这是阿婆的味道,是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