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杜甫欣赏到的自然之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即将死去但仍不忘国家的志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中秋思亲时的情趣。而那次蒸螃蟹,吃螃蟹所产生的食趣,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是一个周六的早晨,母亲买了两袋螃蟹,心想:“今天有口福
了。”可谁知,母亲却让我独自面对这“凶神恶煞”的螃蟹。没办法,为了美食,拼了。我戴上手套,解开了螃蟹身上的枷锁-绳子,它们立刻就如脱缰的野马,射出去的箭,出笼的兔子一般活蹦乱跳。它们挥舞着那令人生畏的大钳子,仿佛在嘲笑我说:“你过来呀!”心中的愤怒一下被激起,我抓起一个螃蟹,本想让它在水里清醒一下,看它还敢不敢口出狂言,可它一把夹住了我的手,要不是戴了手套,不然就要粉碎性骨折了。看着它那神气十足,耀武扬威的姿态,宛如一位凯旋的大将军,愤怒的小火苗就愈燃愈盛,又进行了几次尝试,终究还是兵败麦城。我累了,休息一下。
在经过我冷静的分析后,我有了个天衣无缝的计划:虽然有些螃蟹活蹦乱跳,不好应付,但有些螃蟹却已是奄奄一息,毫无还手之力,我可以从它们下手,然后在对付那些活蹦乱跳的螃蟹。说干就干,就当我把奄奄一息的螃蟹洗干净并开始蒸时,我发现那些活蹦乱跳的螃蟹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战争,不一会儿,双方两败俱伤,都已经没有了与我“战斗”的体力,我趁机坐收渔翁之利。当我抓起它们时,它们无力地挥舞着它们的钳子,眼神中充满着愤怒和无奈,仿佛在说:“我大意了。”这时我不厚道地笑了笑,随即将它们解决了。
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吃螃蟹。我不顾螃蟹表面的高温,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那晶莹剔透,白条状的蟹腿肉,吃着是一丝一丝的,鲜嫩;那金黄的蟹膏,更是沁入了我的整个胃勒。
经过这次体验,我明白了食之趣并不完全在于吃,而是在于制作美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