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

初一 叙事 635字
2021-08-12 12:11:31

我一直认为家旁这条小巷是最美的。

一行行青瓦红墙的小房,延伸到最末尾的尖顶教堂后的绿地,在后方就是蔓延至地平线的湖。绿地上,几个大叔顶着烈阳,扯着嗓子叫卖着新鲜的小虾。大红盆中仍乱挣扎的青虾,不知将面对什么样的命运,就被只粗糙的大手胡乱抓走了。青灰的小虾透着阳光,还残留一点儿水迹,也可能正是仅剩的一点儿水迹,给了它们挣扎的动力吧。

毕竟只是小虾,虾线也不用去,剪去那比身子还长半截的须和爪,就可以清洗下锅了。妇女灵巧的手,将这原本重复枯燥的任务添了几分趣味。翻飞闪着银光的剪刀,像刚开锋的利刃,唰唰几下,随着虾须的落下,便结束了。

开火,烤干锅中水分,葱姜下锅,朴素而纯粹。转中火,虾下锅,刚刚还乱蹦的虾如今奄奄一息,还未反应过来,全身便布满的橘红。小火,倒水,只要少许盐便可激发出食物最大的鲜味,盖上盖子,静等虾入味,期待大自然的物质碰撞出的美妙结晶。

出锅,清汤上飘着几星油光,泛出淡淡的橘色。虾在素盘中更显淡雅,只是没了生机,留下呆滞的眼睛与并不透明的身子。葱姜卧在底部,蔫着,默不作声。

当双双筷子伸向汤水时,这盘菜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外壳裹着虾肉,人们的牙齿不停地咀嚼,肉质弹而不硬,鲜味充溢着口腔,撞击的味蕾…那一刻,仿佛连虾壳都在用力释放自己最大的魅力。虽无惊艳的刺激,但淡淡的咸鲜也让人回味许久。

真正的“鲜”是无需过多调味的,是无法用数据与精确到“克”的食谱衡量的。所谓的美味,“恰好”是厨师以无数经验与热爱堆砌起来的,是由所有小城人对家乡最朴实的爱构成的。

那是来自生命的味道,是源于生活的味道,他虽掀不起一阵波涛,却如缓缓清泉流过全身,流过每一个角落,静静温暖着、抚慰着心灵。只有最朴素的方式,才能表达生命与美的“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