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蝉鸣

初一 叙事 948字
2021-06-09 16:15:51

今夜我端坐桌前,正在准备期末考试和地理、生物中考。窗外柳树上,传来阵阵悦耳的蝉鸣听着蝉鸣,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两年前……

两年前的夏夜,我在为小学毕业考试做最后的冲刺。那段时间,每逢夜晚,星星、月亮不知到哪儿玩耍去了,窗外的天空一片漆黑。一股股热风,从窗户灌进来,我闷得满头大汗。电风扇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忠心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是我感觉到的风还是闷热的,这让原本就被升学压得透不过气的我更加气恼了。。这时,阵阵蝉鸣声从窗外的柳树上,直塞进我的耳朵,吵得我一阵头晕目眩。“这该死的蝉,你来凑什么热闹,我已经够烦的了!”我在心里埋怨着。

被各种烦心事缠身的我,决心起来去阳台散散心。就在我开门的瞬间,只听我头顶嗖的一声,好像有只虫子飞了进来。这时,我看见窗外的柳条横着飞,很快哗啦哗啦的雨声代替了烦人的蝉鸣,空气也凉爽了许多。这样的景象让我感觉心情好了一些,于是重新坐到书桌前继续做功课,并且忘记了飞进一只虫子的事情。

可是就在此时,蝉鸣声再次在我耳畔响起,比刚才更响亮!一抬头,我看到天花板上有一只蝉,发现它的时候,它还在高歌,仿佛在庆祝自己成功躲避了门外的风雨。“这该死的蝉,你给我出去!”我没好气地大吼一声。正在隔壁加班的爸爸,赶紧走到我的房间来,以为我发生了什么事。

“爸爸,你看那该死的蝉,吵死人了!”我指着天花板上的蝉抱怨着。

“呀!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光临寒舍,甚是荣幸!”爸爸却是一脸的轻松愉快。

蝉儿像是听懂了爸爸的话,“知了,知了”地叫得更欢了。

“爸爸,我们一起把它赶走,或者抓住它,我真受不了,我还要复习功课呢!”我双手捂着耳朵,对一向注重我学习的爸爸“下达命令”。

“遵命,我的宝贝女儿。”爸爸给我行了个不标准的军礼。

接下来我和爸爸,围追堵截,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把蝉圈在了一个逼仄的角落。它已经无路可逃了。我伸手一夹,轻而易举地把它抓在了手里。这时的它只是无力地扑着翅膀,目光里好似透露出许多恐惧,嘴巴微微地颤动着……

“爸爸,怎么处置它呀?把它捏……捏……死?”不知怎的,我心里好像没有刚才那么怨恨了。

“女儿,你知道蝉能够放声歌唱有多么不容易吗?它们在地下生长有甚至长达10年,然后才破土而出,爬到树上,褪去外壳,变成有了翅膀的蝉,开始鸣叫。最多两周时间,它们的一生就结束了。所以,它和我们共处的时光是很短暂的。我们要有包容之心,学会共处,不是吗?”爸爸缓缓地说着。

“现在,你知道怎么处置了吧?”爸爸笑着问我。

“我知道了!”

我轻轻地捏着蝉儿的翅膀,来到阳台,把手一松,蝉儿吱的一声就飞走了。

从那以后,夏夜蝉鸣,我便不觉得聒燥。

你在为生命高歌,我在为梦想拼搏,让我们一起珍惜这段我们共有的美好时光吧。

教师点评:作者选取了夏日备考时的一段经历做了讲述。特殊的时期、特别的阶段下,无论是蝉鸣声、焦躁的心情,还是爸爸的疏导、自己的收获,都显得那么独一无二,那么难能可贵,文章便以取材的独特脱颖而出。不仅如此,作者还着重于心情与心理活动的细节刻画,将自己在知晓蝉的生长特性之前与之后的不同表现通过对比的方式做了展现,既从侧面反映了自己的变化和成长,又以自己的心得和感触,自然而然地升华了文章主旨,从而为文章添上了结尾这一画龙点睛之笔:“你在为生命高歌,我在为梦想拼搏,让我们一起珍惜这段我们共有的美好时光吧。”——能在成长之中收获关于“共处之观、包容之心”的一课,这一声声“夏夜蝉鸣”,于作者,于我们,都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如此来看,文章价值更重,意义非凡。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