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的那边是什么啊?”稚嫩的童声回荡在耳边。
“是城。”明亮的嗓音被风当作宝贝,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沙哑的声音。
——题记
“奶奶,乡的那边是什么啊?”这是我五岁时问的问题。
“是城啊。”这是奶奶七十岁时回答的答案。
“为什么会是城呢?”年幼无知,奶奶只得笑笑,便把我抱起来,轻轻地放在她的腿上,给我讲故事。
“奶奶,乡的那边真的是城。”这是我十岁时找到的答案。
风吹起树叶,在树叶的惶恐中,城又变回那个绿意盎然的城了。
风起风落,随着时代的更换,时间的变化,人们慢慢开始迁向城市,觉得城市先进,城市好。可我喜欢乡,在这个以金钱为重的时代,所有人都向往着富裕,可我喜欢朴实,喜欢那大片大片的树林,喜欢那遍地金黄的稻田,喜欢那充满乡情,不惹人注视的乡。乡一点都不大,可她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成长的动力,是我成长的见证者。乡里有小河,乡里有小树,乡里还有蹦蹦跳跳的小孩和小狗。
我喜欢乡里的老房子,老房子是平屋顶。夏夜来临,一颗一颗的小星星被挂在天上,为蓝色的天空缀上亮点。大群大群的绵羊像成团的棉花,一团又一团,好想扑在上面,好好地睡一觉。要小声一点,不要把这静谧的夜晚吵醒了,知了唱累了,趴在树枝上睡着了。满月很圆,圆的像小孩子调皮画上去的一样,小河静的像一面镜子,好像一碰,这面镜子就会碎了一样,惹得过路的行人都要静静的,生怕打搅到她。绿色的稻子微微摇晃,好似在唱童谣。老房子的屋顶上可以看见许多事物,也让我看见了前方的小路,漫长且孤独。
而城恰恰相反,繁荣的灯火,无几的星星,燥热的风,惹人烦躁。来来往往的行人,车水马龙的道路,熙熙攘攘的吵闹声……
城与乡,永远是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