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的21世纪,已建立起无数学术理论。这些理论从观点走向真理,自然也经历了风风雨雨,是无数人的实验与争论搭建起的至理平台。争论,不是吵架,而是探索奥妙的过程。
还记得两年前的那场争论,我可谓是受益匪浅。那许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场科学争论,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老师发给我们每组一个太阳板小灯泡和两面镜子,让我们去操场上“收集”阳光,看小灯泡会不会亮,以此验证镜子里的反光是否有温度。这个实验的时间是整整一节课,可转眼3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组的小灯泡亮起来。不一会儿班里分成了两个阵营:一队坚信实验能成功,依旧不断调整镜面采集阳光;另一队则早已放弃,认为小灯泡是不会再亮的。两队人马都相互劝说着,希望自己的观点被对方承认。
我自是觉得在实验下去也不会亮,早就等不及了。我先发制人:“不会亮的,我们都快弄一节课了,今天阳光那么好,若是镜子的反光有温度,那小灯泡早就亮了。”话音刚落,周围一片附和。可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怎么会呢?火候不够或角度不对,是太阳板的热量没达到标准也不一定啊。”我见自己被反驳,十分不服,可一时又找不到什么论据,急着向周围看去。这时,一个跟我同一立场的同学胸有成竹地开口了:“镜子本就是因光滑透明才可以照印事物的,怎么可能将热量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复制过来呢?”“镜子能反射光不是吗?那为什么热量不行呢?”“可是……”我们就这样一句对一句的反驳,试图改变对方,每个人都说的大汗淋漓,面颊与耳尖微红。
老师静静地看着我们为心中的想法而据理力争,穿梭在那些已经被调整好角度的镜子所包围的太阳板小灯泡中。
我们争得似乎忘了疲倦,直到下课铃响了才回过神,谁也不让谁的去找老师,都希望老师能证实自己的想法。老师明白我们的来意,微微一笑:“答案不就在你们身后吗?”我们转过身,惊奇的发现,有两盏灯已经在阳光下散发出羸弱的光芒,不知不觉中竟照进了我们心里……
镜子的反光是有温度的!
........
在那件事里我似乎不止学到了科学中的理论。我还明白了,真理之所在,必会有争论做铺垫。我们对待事情要怀着认真严谨的态度,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