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絮声里向你借一脉春天

初一 叙事 943字
2021-04-17 20:14:30

又经一年初春,杨柳吐出它们的种,一缕缕的趁风而起,滑入口鼻。飞鸟振着翅膀送达春天,捎着种子驶向未知的目的地。

我站在风里发怔,一只手从后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右肩。我偏头去看,琦笑着,眼睛眯着,与背后刚抽芽的柳枝融在一起。

“想什么呢?”她敛了笑问我。

“在听絮声。”我答道。

“发疯了?飞絮哪有声音?”

我不理会她,自顾自的继续立在风中。

她在旁古怪地盯了我一会儿,加入了我。两人看着眼前的白絮晃悠悠从枝头剥离,浮动、跳跃、坠落。琦抬起手向天上摊开,一团絮触到她指尖,顺势流入她的掌心里。琦握住手,把它端到我眼前。

“喏,有声音吗?”笑容又在她脸上旋开。

“有的。”我认真地听了听,回答道。

“神经病。”琦笑着骂我,一边张开手就地一甩,那一小团就似蒲公英般四散,沉到地上去了。

落地的一霎那,同学的嬉笑声、远方摩的的轰鸣声挟着风声推入我的耳,我听不到絮声了。

空气冷了起来,我挨不住,回到教室里,心底惦记着那听不到的絮声。

也许是我臆想的,也许琦说的对,飞絮哪有声音。

又过了几日,黄沙漫起来了,把遍地白絮绞了个遍。我不甘心,在黄沙里仔细去听,有个声音在低吟,好似唱着什么古老的歌谣。集中精神再要去听,却只剩上课铃声湮没在沙里。

我的心蒙了沙,渐渐的不再去想,不再去听了。

飞絮也仿佛消失了一般,不再拥到眼前来。

三四月的天气好似越来越冷了,我在没有絮声的风里活着。

班里换了座位,挑了个窗边的位置坐下,埋头奋笔疾书。窗半开着,风从后脖颈钻入脊背,寒的透骨,裹挟着远方某条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与摩托车呼啸着开去的杂乱飘渺而来震动耳膜。练习册的页脚翘起,弯成一个诡异的圆润的弧线。教室中偶尔会传来修改带在纸上带动而发出的齿轮转动的响声与笔尖在纸上沙沙写个不停的摩擦声。窗外即便无人也略显嘈杂,又无可奈何,伸手关上窗,杨柳枝微微打颤,不可置否地发出一声静默的叹息。铃声响过,教室归于热闹。

窗纱没有掩着窗,玻璃也没有掩着风,窗外与屋内的空气开始打架,畅快淋漓。

忽然有什么东西溜了进来,滚在我的笔袋旁卧了下来。略一抬头,眼神闪烁着,是一小团飞絮,它回来了!

我用笔来回拨弄着这一团絮,它还像从前那般毫不反抗,顺从地打着呼噜。絮声又一点点、一缕缕地飘进了我的耳朵。

头顶的天明晰了起来,飞絮又弥漫在风中了。

我回声招呼琦过来,她来了,俯下身去看它。

半晌,她才缓缓立起来,仔细的想了想,说:“我知道了。”

“什么?”换做是我迷惑了。

“我听到絮声了,”她再次笑了起来,“大概这便是春天降临的颂歌。”

“莫道京城飞絮早,问君聊借一脉春。”我也笑了,轻声的念了一句。

“这是什么意思?”琦在站在春天里看向我。

“我在絮声里,向你借一脉春天。”我低了头,小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