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好地方

初一 叙事 863字
2021-04-06 21:31:19

缓缓徘徊在书橱边,轻轻抚摸一本本并排的书籍。闭上双眼,那相融于空气中的书香、墨香、松木香,总会撩拨起那次偶然的相遇。

我向来喜爱安静,也爱好读书,但由于家里人多,屋舍狭隘,安静的时候总是寥寥无几,除了深夜时悄悄开个台灯读会儿书,其他时候一个字都读不进去。一次偶然,原来青蓝色的晴空,蓦地被乌黑的云蒙蔽了眼,俄而无数条箭头狠命地往下抽。我抱着头迅速的找到附近的一个屋檐下躲雨,一个不经意地转头,偏偏就看到了我最感兴趣的三个字:“图书馆”。

我小步踱到图书馆门口,刚到自动门便自觉打开,应入眼帘的是三台借书机,旁边还坐落着一台还书机。我诧异地睁大了双眼,喃喃地说:“现在图书馆都有这种机器了?”打量时,有一个小孩拿着两本图书走来,灵活地将图书证放进右上角的小方孔里,哔一声借书机感应到了。接下来,小孩把两本图书一一斜放在L形台的长边,不一会儿屏幕上已显示出两本图书的书名,一同打印出来的是一张借书证明条。回想起,我的行为不仅是一点古怪。我走到还书机前,看了看它的整体构造,应该是和借书的步骤相差无几,只不过是倒过来的形式。在机器一米外有个服务台,打听了几下后,明白是办理图书证,处理借书和还书的地方。在一个角落,还有一个自助除菌机,外表与烤箱相同,只要把书放进去,等个40秒左右就可以拿出来了。

再走个五米则是图书馆的核心部分了——书的所处。每个书橱都有专属的任务,有的负责照管“文学” 有的照管“小说”,还有的照管“社会科学”、“应用科学“、“杂志机”和“报纸”等等。我对“文学”这一类的书有着很大的偏爱,目光扫视着每本书,徘徊了有些时候,选出了四本深深吸引我的散文集,一本出自朱自清,另一本出自巴金,剩下两本分别出自张爱玲和曹文轩。我找了个座位坐下,桌子是张比家里餐桌还大的瓷砖长方桌,中间有一个木板挡着,两张座椅相对摆着,可能有让人专心看书不扰人的作用吧?我慢慢翻阅着书中的扉页,酝酿着扉页里的文字,听着阵阵空调声吹散的翻页声,甚是惬意、安逸。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消逝了三个小时,第一本书才翻了几页,不禁感慨时间的匆匆流逝。雨云换来的是暮霭笼罩,如果还不回家,我将换来的是母亲的骂不绝口。只能依依不舍地将书放回原位,踏出图书馆外,我满怀留恋,望还能再次相见。

回家后也少不了母亲的责骂,她问我去了哪里,这么晚才回来,我的嘴角微微扯东,捧着一本书,回道:“那是一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