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小时候,对事物与人没有什么分类,只知道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渐渐长大了,对于事物和人有了新的认识。
为什么以“不属于我的,我宁可不要;属于我的,谁也拿不走”为题呢?是因为我想说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成绩挺好的,可是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承认有很多比我优秀的人。我也不嫉妒,因为我就是我。一次演讲比赛,老师让我和学习委员,一起参加。我准备好了稿子,这时学习委员走过来说:“能不能把你的稿子给我啊!我忘记准备了!”我摇了摇头,毕竟这时我辛苦写出来的稿子。这是学习委员又说:“那把你的稿子借给我看一下总可以吧?”我心想着就看一下,没事的,就同意了。刚好老师叫我过去一下。我回来的时候发现稿子不见了,我心里慌了。找了好久都没找到。
我突然想起来,学习委员刚刚不是借了我的稿子看一下吗?去问她吧,可是这是离比赛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了。我去到了比赛场,刚好看见学习委员正拿着我的稿子在演讲。我生气急了,她演讲结束后我找她理论,她却说:“我看你半天没来,以为你不参加了。于是我就好心帮你演讲了,稿子准备的不错,这次的第一肯定是我的!”我没办法,这是刚好轮到我了。
我硬着头皮走上去,流利的背出了我的稿子。学校领导很吃惊,因为我背的稿子正是学习委员拿了的那张。
比赛结束后,我想校领导说明了情况,可学习委员死不承认。我问到:“既然你说这稿子是你的,那你知道这个烈士英雄是谁吗?”她慌了。最后,她被学校通报批评,还永远取消了参赛资格。
由于我出色的演讲,最终我获得了第一,是我的你拿不走。
教师点评:作者在这篇记叙文中讲述了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亲身经历。文章取材真实且独特——发生于自己身上,一波三折、反转不断,作者便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为叙述顺序展开讲述,又精心拟题,通过题目给人以好奇,又将好奇延续,在开篇借阐释题目自然而然地引出故事。一番用心铺陈下,文章格外引人瞩目,也格外引人入胜,作者由此而生的体会认识与笃定的信念底气便得以全然展现,令人感慨良多,也心生佩服。很棒!叙述的过程略显仓促,可以再多补充一些细节。此外,文中的表达也存在较多小瑕疵,需要再多打磨。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