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闲愁上眉梢,水袖遮面满城笑,在这红尘一角,怎敢轻佻,生死问世道……”转轴拨弦曲未了,戏子红颜入眉梢。
挽花转入酒席,笑声如铃铛般清脆,他扬起衣袖,笑魇如花,面上的胭脂水粉红得动人,面纱丝毫未能遮住他尤为天人的容貌,随手一挥,便是一袭红袖绕梁,发钗摇晃,金珠散落在地。他光着脚缓缓挪步,向前走去,玉步摇斜斜插在发间,鲜艳明亮的红色映着他的嘴角,那一抹邪邪的笑。
莺声轻唤词,戏子心事谁人知。他抬手,红袖滑落在手肘,兰花指一转腕,指尖轻抬望月,便是喝的满堂彩。轻噙檀唇,只见那白暂的手腕一提,一收,余音绕了三绕,又绕回在嘴边,钻进了那甚是明艳的红衣下,又从衣摆缓缓流出,不紧不慢,便是老旦,也比不得那声音下掩盖的沉稳厚重。底下的众人皆是惊叹,这长安的名戏子果然名不虚传。
他流光溢彩的装束丝毫没有削减他的风采,缓缓转头,眼角噙笑,转腕间,不知何时多了一把折扇,“叭”的一声,干净利落的打开,遮住了大半张面孔,眼波流转,流连在席间,折扇缓缓拉开,眼角收回目光,垂目,尽数闭关了眼中的万千潋滟。
白暂的手臂,管葱般的手指,不需要任何装饰,红衣相映便是极致。
思忖片刻,抬眸,眼中落入万千星辰,星星点点入眸,眉目一动,转出万般柔情。
启喉,字字掷地有声,不愧是这名动世间的压轴戏场,一舞一唱,似是撒出了漫天的花瓣,有人传:他亦是下凡的花仙。红衣转啊转,转出一朵盛开的红荼,衣袂蹁跹,一层层飞扬跋扈,留下模糊不清的戏子面孔,恍惚中,戏子似是一笑,抬手拂面,拎起面纱,抛向房梁,然后,戏子背对席间,转身,扭腕,定场。
欢呼声中,面纱缓缓落地。隐约间,花瓣落在发梢,落在酒盏里,漾起涟漪。他抬足,走向幕后,他的使命,又一次完成了。卸下妆容,洗去胭脂,他依旧是那个世事懵懂的孩子,仅此而已。
摘下繁重的头饰,取下那个白里透光的玉步摇,芊芊玉指将它拈起,抚摸着上面的纹路,感受指尖末端的冰凉,肩上还未落下的花瓣悠然飘落,他噙着笑,微微晃着头,细不可闻的哼着小曲儿,若是旁人见了,定会赞叹,那又是另一番风景。
红色,依旧与他相衬。
教师点评:作者对人物的刻画自如娴熟,全面细致,华丽的笔墨拉开帷幕,戏子从登台亮相到吟词唱句再到一招一式,有流畅的动作描写,还有细腻的神态描写,形象到位的描述很好地印证和展现出戏子“名角儿”的身份与特质,文章也由此将人物塑造得饱满而鲜明,很棒。不过文章意味不够明显明确,让人读过后很难捕捉到文章主旨,也很难明了作者著文的用意和深意。表达与内容之间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成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