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追究那前世因果,只记得我要做她心头的一记朱砂。她,我的国!大唐盛宴那一晚,舞女身上的红纱,让我心醉神迷。伴着歌姬的柔声和步摇金叉的喧闹,在这儿,我也甘愿做个沦陷的诗人。
再从那青山绿水说起,做个流浪自负的历史珍藏,永不被夺去绚丽的目光。湖畔上,我垂柳自赏。
五千年的磅礴气势,永远在我的心间流淌。那一个个宛若线条的诗词和惹人垂爱的美目,竟是如此的生动。或许,它是经历了中华的洗涤,才会这样凄婉又多情。像丁香一样,哀怨又彷徨,就在这静寂的雨巷,闪着太息般的目光。
湖笔一挥,尽在人间沾了墨。做一只小船,尽躺在宣纸的中央。亦是,那挺大的富春山又能记下谁的离愁。我也断不敢乱说,那说下一段感人的历史片场。而我,又身在何处;若我不在,又向何处寻找。也总不能做一条画舫,游街似地挥笔,写下自己的红袍。我断不敢乱牵红线,做了媒人,坏了人间四月天。我亦是知晓的,明了的。
我不曾有林微因的半步青莲,清醒理智;不曾有陆小曼的豪放美艳,敢作敢当;不曾有张爱玲的知书达理,温婉大方。我有的,我所期待的也是每个人都有的,我的中国梦。梦是千百回肠,三千青丝,玄一一袍;梦里千军万马,铁盔战衣,征战沙场;梦里宫乐不断,名黄衣袖,天下乐章;梦里青山绿水,锦色诗意,分外妖娆。
每每抬头看黑板上方的红旗,把一张张神采飞扬的笑脸,刚毅的精神,永恒的坚持,还有那不变的中国心,他们团结在一起。啊,这就是我的国!
层层叠叠的大厦,蜿蜒曲折的公路,古代文明的保留。从始至今,你的心中的澎湃激昂从没断过。你的华夏文明曾几何时又成了朝暮。
还有,那窗明几净的玻璃上的绿植,向上不屈的力量,这是全世界的力量。或许啊,我的国,你只是其中的一片叶子。但我始终相信,你的光明,你经历的成长,在前方,在前方!我们没有目标,我们没有目的,因为我们要更好,要更快地生长。前途没有终点站,你可以稍作休息,但不能停留太久,会沉没的,沉没在千年文化里,不能再接再厉。
我们缅怀历史,牢记文化,超越历史,增强文化。
当钗头凤不再发间摇晃,当定风波的将士不再奔走,当摸鱼儿的孩童已经成为翩翩少年。时代在变迁,总在不停地摇晃、奔走、变化。
时光不老,我们也终是旅客。但只要你磕了,绊了,累了,乏了——中国,永远是最大的,最好的,最舒适的港湾。
使我不能够忘怀的,是在轻歌曼舞的宋朝词宴上:一个玄衣束装,玉树临风,唇红齿白的少年,明眸皓齿的样子,大概正值弱冠之年。他年少时便接触了些刀剑,所以在他以后的诗词里,总含着让人不敢触碰的凌厉的刀光剑影,这是辛弃疾。他的诗里有中国人的魄力。
我又晕了头脑。我想,在我爱着的国里度过余生。漫过轻烟,接触一段青红交杂的斐然时光。里面的中国故事,还在继续。
窗外颜色交叠的梧桐,如果你会说话,也会对这个国,轻柔地对这个北国豪迈,南疆热烈的国说一声:“中国,我爱你!”
红杏倚墙,半梅也;吾于国矣,亦为国人矣。
祝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路相送,有国相伴。
爱国之心,人皆有之。
教师点评:作者先以题目“我爱你,中国”直接地表明对祖国的感情,而后又将这份感情化为独特的构思于优美的内容中呈现。情感带动想象,于是灵动的文字带领我们穿梭时空,情感积淀内涵,于是丰富的叙述带领我们见证历史变迁。深沉的情感做多样的转换,文章便字字含情,声声传情,感染了我们,也感动着我们。很棒!不过,文中想象带动场景变换这一构思独特,但因为没有明确的线索牵引,致使文章缺乏条理性,显得有些“漫天飞舞”、没有章法,还需多做完善。此外,文章辞藻华丽,但是有些“重形式而轻内容”,所以导致文中出现了称谓混乱、词语使用不准确、语句表述不当等较多表达上的问题,例如“写下自己的红袍”,“你的华夏文明曾几何时又成了朝暮”,用“斐然”形容时光等等,美则美矣,意味不明,也经不起推敲。建议作者打好基础,稳步前行。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