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矮″奶奶

初一 叙事 689字
2025-07-20 18:18:42

清明时节的雨丝缠着香火气,我跪在坟前新土上,突然惊觉俯身的姿势竟比坟茔还高出半掌。这抔黄土拢着奶奶的身高——她终究比跪着的我更贴近大地,像粒沉睡的麦种,在耕耘一生的土壤里找到最终刻度。

五年前霜降,奶奶蹲在菜畦里埋蒜种,我拿木尺量她蜷缩的背影:"奶奶只有四尺三!"她笑着抖落围裙上的泥点:"傻娃,庄稼人的身高要算上弯腰的弧度。"那时我不懂,直到见她踮脚摘枣时,佝偻的脊背突然抻直如青竹,才明白她的身体里藏着伸缩的岁月。

灶台边的矮凳还留着她的凹痕。冬日烧火时,她总缩成小小一团,火光在皱纹里跳动。可当蒸笼白雾腾起,她又能突然拔高身形,胳膊穿过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施展某种农耕秘术。最神奇的是雨季抢收,她弯腰扛谷袋的背影竟比挺直的年轻人更稳当,仿佛她的骨骼早已和犁铧一样,学会与土地保持黄金角度。

临终前三月,她执意要修葺粮仓。我扶梯子时,发现她踩着板凳也够不到仓梁。那天夕阳把她的影子钉在土墙上,弯曲的剪影渐渐与墙角镰刀重合。她摸着晒裂的柱痕说:"仓廪要低头才装得满,人也是。"如今粮仓梁上还挂着她用过的量斗,盛过五谷的容器,最终盛下了她自己。

上元夜祭扫,我带了她最爱的芝麻糕。蹲下摆放时,墓碑竟只及我胸口。野豌豆藤缠上青石,像她从前编的草绳。突然懂得她毕生都在练习一种姿势——插秧时的九十度鞠躬,捡穗时的七十度前倾,到最后长眠时的零度贴合。这些角度连起来,正是生命走向大地的完美抛物线。

春风掠过坟头荠菜花时,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俯身倾听。泥土深处传来细微响动,或许是她正用新的方式继续丈量世界。蚂蚁搬着碎米粒经过,忽然想起她说过:"庄稼人不用尺,土地会记住所有弯腰的身影。”我又想奶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