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碗冒着热气的豆浆,让我第一次读懂了爸爸的背影。
小时候,我总抱怨爸爸不像别人的父母那样开车接送我上学。每天清晨,他只会默默递给我一碗街边买的豆浆,然后匆匆赶去工地。直到那个冬天——
寒风刺骨的早晨,我赌气摔了豆浆:"天天喝这个,我够了!"乳白的液体洒了一地。爸爸愣了一下,什么也没说,转身出了门。第二天凌晨,我被厨房的响动惊醒。透过门缝,我看见爸爸正笨拙地泡着黄豆,黑黝黝的手上还有昨天干活划伤的口子。他小心地把豆浆机音量调到最小,却因为不熟悉操作,豆子撒了一地……
那一刻,我喉咙发紧。原来那杯平淡的豆浆,是他凌晨五点走遍巷口挑的最甜的一家;原来他从不解释的沉默,是怕粗糙的手弄疼我的自尊。我冲进厨房,帮他捡起豆子:"爸,我……我想学着自己打豆浆。"
现在,我会在豆浆里加一小把枸杞,端给晚归的爸爸。热气模糊了他的皱纹,也模糊了我的眼睛。原来成长不是轰轰烈烈的瞬间,而是终于能看见那些曾被忽略的爱,并学会用行动去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