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重的学业,背不完的书,考不完的试,写不尽的作业……当我装着满脑子知识疲倦的回家,打开书包,又开始了为成绩的晚上,让我写完最后一道算式时,时间已来到11:30,我将书出清理好后放进书包里,刚想睡觉时,看见了在书架上一本《苏东坡传》这本书的书名驱使着我去看它,于是我放下手中的书,开始阅读起来。
在这本书里面讲述了苏东坡的一生,有人说苏轼是号称五千年来活的最精彩的人,有人说苏轼世人皆不可无一,难有其二的其人,甚至有人说:人生缘和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但他本人并没有那么快乐。尤其是途之坎坷,堪称“北宋第一惨”
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在举人考试中夺得榜眼,但以他的文笔来看,夺得状元不是问题,但那时流行在批阅文章时不能去看考生的名字,这样做是怕作弊,但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误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弟子曾巩所写,为了避嫌给了第二。但苏轼这篇文章从此名动京城。而他在嘉佑六年,朝廷举行了一场制科考试,这个考试是史上最严的科举考试,但苏轼竟然在这里面夺得第三,第一第二从没有人得过,所以当时就有人规定,第三就是状元,也因这一次考试,苏轼从此开启了他的仕途。
后来他因得罪新党,在《湖州谢表》中咬文嚼字,说他讽刺政府,对皇帝不忠,莽撞无礼。最后被御史台逮捕,苏轼被关押在乌台,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后来因王安石的不计前嫌,让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被贬黄州。而在一次避雨时,苏东坡和同行未带伞,他生命的同情都怕雨打湿了衣服,而躲在树下,但苏东坡直直的走出了树下,刚出树下就晴天了,后来苏轼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后来因为他又得罪了旧党,被贬海南,而在当时,被贬海南比满门抄斩最罪轻一等。海南荒凉可想而知,“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但苏轼仍然保持着他那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精神。这就是打不倒的苏东坡,富有豪迈情怀的苏轼。
我亦也是如此,苏轼连这么大的困难都过去了,何况我呢?我印象都是一样,将这种苦难当做前行的动力,要以此为乐。现在在看来,这本书真是我的一晴天,是这本书让我在寂寞难熬的时期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感谢这本书,这本书就是我心中的一片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