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上,老师温和地询问:“这次谁来?”台前的目光聚焦于我和他。他炽热的目光里蕴含鼓励与期待,勾起我心底深处的回忆。
同学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我和他身上。老师发问:“你们谁先上台来唱?”他转过头看向我,用眼神示意:“可以吗?”我的内心微微颤抖,不易察觉地摇了摇头。作为朋友,他早已感知我内心的胆怯与无助。他抿了一抿嘴,“老师,我来!”朋友拿起歌词本在台上唱了起来,赢得台下热烈的掌声。我也情不自禁地鼓掌,那流畅、那动听无懈可击的表现,勾起我对强大自信的向往。
樟树下,树叶微风摇曳,微风拂面,甚是凉爽。他的语气中有些训诫,“哎呀!你怎么每次都让我来?在我面前那么外向,一上台就找地缝钻?”他轻轻拍了我一下,“下次我可不再帮你啦!这么做是害你!”他用坚定的眼神注视着我。
最后一个六一晚会,我准备上台唱歌,却又不敢。他朝我努努嘴,“快去!”四面八方的目光朝我涌来,炽热与焦灼感让我面颊发烫,如坐针毡。
正在左右为难时,朋友说:“我跟你一起上去唱吧!”我转头看向他,心中涌起感激之情。
在朋友的陪伴下,我颤抖的声音渐渐平缓,软绵绵的腿也恢复力气。我终于大方地抬起头,敢注视同学们的眼睛,敢在台上微笑,开始享受这种感觉,原来好像也不过如此!
放学后,樟树叶沙沙作响,朋友不知从何处冒出来,从身后勾住我脖子。“感觉还好吧?下次你自己上哦。”“好啊,哈哈哈……”
回过神来,我看着窗外的樟树,又看向他,我们的目光交织,凝聚成一股力量。
“这次,请让我来!”我自信地说道,走上讲台。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