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青绿

初一 叙事 830字
2024-06-01 17:12:21

“分明一夜梦江南,只有青团扇子知。”怀着满心的期待,咬了一口精致的青团,可它的样子再精致,也不过是外表罢了,不免一阵失落。

闭上眼睛,一股热悉的气味若有若无,照亮了那埋在内心深处的回忆,那时阿太还在世。“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东西。这是阿太对我说的。我依稀记得阿太的手布满皱纹,饱经风霜,但是阿太用这一双手做出一道道美食,给我的童年增添了人间烟火气。

儿时的青团,一口便是江南的春天。青团之“青”,来自何方?阿太总是会用春麦苗,它比艾草更香,更翠,还自带微甜。将麦苗洗净,那翠绿的叶上都缀满了晶莹的水珠,多么清新啊!阿太把它放到灶板上,拿起磨得雪亮的菜刀,左手摁住麦苗,右手快速地剁了起来,明晃晃的刀上下翻飞,“哆哆哆哆”手速都快出残影。每次听着这刀与板碰撞的声音都有一种莫名的舒适感。

把麦苗剁碎后,阿太拿了一个小网袋,把麦碎叶装进去,对着盆按压出那青汁,汁水肆流,与黄昏交织在一起。不一会儿,盆里就已盛满,宛如翡翠般水光灼灼。时至今日,那青草味还是萦系在我心间,那清新感如漫步在春天的田野。接着,阿太往盆中倒入面粉,搅拌、揉拍,直至成团,如翡,如玉。随手一掰,将它分成一个个小团。阿太拿出馅料,香酥可口的肉松和橙黄透亮的鸭蛋黄。

只见阿太揪了一个小圆儿,放在掌心搓圆,再用拇指沿中心将青团捏成小酒杯状,然后放入馅料。阿太水平很高,收口对于阿泰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他用大拇指往下一想,出现一个小凹坑,接着用一只手托着青团旋转,一只手虎口渐渐收紧,馅一点点被皮吞没,青团就做好了。

放入蒸锅,七八分钟过后,小小的青团出锅。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诱人的香气逗引着我。迫不及待轻轻咬一口,软糯香甜,青草的香,糯米的甜,在唇齿间流淌,清香、醇香、咸香在我的口腔里散发。

可一阵风吹过,阿太布满皱纹的笑,佝偻的背影,童年的青团如一缕青烟飞散去了,不知不觉间,一滴冰凉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如今,虽还有青团,而且变得更精致了,却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满足感……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取材真实,文笔优美,情感饱满。文章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感染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