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疫情当头,烟雨暗千家。病毒进驻华夏,空荡了街道,混灭了喧嚣。
母亲远在外婆家。家里便只剩下我与父亲两人。原本心中便因为这疫情弥漫了点点苦涩,得知要与父亲单独生活,苦味立刻从心中溢出,流露在表面。不管我有多不愿,这难得的独处时光因疫情而渐渐展开……
一开始,气氛颇有些尴尬。一向都是我休息时他上班,他休息时我与作业大战,两人虽在同一屋檐下,但两人的相处总是平平淡淡,甚至有些疏离,更别提甜意。父亲的轮廓都有点模糊,仿佛除了饭桌上他独特的握筷方式与书桌上偶尔递来的一杯水,便没有多少留在我的印象里了。而这次相处却让我体味到了与父亲相处的甜意。
早起,洗漱,迎接一天的网课。这时,原本在两个房间里相安无事的两人进入到同一个空间里,一天的交流从争卫生间开始。
接着,一个准备早饭,一个准备吃早饭。准备吃早饭的学生开始翻看昨夜父亲打印并整理好的网课资料,却心不在焉。有太多能把学生的思绪从黑白相间的资料里带走的声音了: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学生的思绪飘远,想到充溢着暖暖灯光的厨房里,平时不苟言笑的中年人围着围裙,眉头稍蹙,认真地将蛋液一点点倒入水中,像一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水中,淡淡的黄色渲染开来。
就是这抹淡黄色,温暖又喜人。当淡黄色在水中化开时,仿佛有一颗奶糖在学生的口中化开,甜意从嘴角滑落至心尖。星星点点的小幸福就这样沁入学生的心。
学生的书桌前有一扇小窗。每天,学生都能通过小窗,看着天色由灰白到浅蓝,从浅蓝到刺眼,又渐渐黯淡,随后飘来浅绛色的云,将西边的天空烧红,染成焦糖色,等到苍穹如墨,月儿将星子一颗一颗挂上了夜幕,中年人细心地整理好作业要求,放在学生的书桌上,学生冲他甜甜地笑笑,于是开启了一天中最寂静的时光。
中年人与学生,在客厅和书房,一个捧着电脑听中考讲座还认真地记了笔记,一个埋头书海写网课作业偶尔喝一口中年人熬的药汤。
两人不出声,也无交流,却仿佛比交流时更靠近,更安心。父女俩的默契在此处明了,各做各的事情,各有各对自己的责任、对彼此的责任,并肩作战,充当彼此的动力。此时,会有一种甜意浮在心间,挥之不去。
有一种甜,它从不张扬,总是星星点点地沁入心中,弥漫在生活里,在不经意间挥去阴霾,慰藉我们的累与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