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初一 叙事 735字
2024-04-04 20:28:4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诗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清明节的景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着清明的到来,大地也渐渐苏醒。微风拂过,嫩绿的柳枝在风中轻舞,仿佛在欢迎清明的到来。

远处的麦田里,麦苗已高过膝盖,层层麦浪翻滚着,荡漾着,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近处,油菜花开得正艳,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的油菜花像一颗颗小星星,在风中闪烁着,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欢呼。

然而,清明节不仅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节日,更是一个充满哀思的日子。

在我的家乡,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屋前的田地里插柳枝,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那天,我跟着爷爷来到田里。爷爷挥舞着铁锹,挖出一个个坑,我也学着他的样子,但手中的铁锹怎么也挖不出坑。爷爷看了看我,笑着说:“孩子,这需要用力。”我重新拿起铁锹,用尽全身力气,终于挖出了一个坑。

接下来,爷爷开始教我插柳枝。他告诉我,柳枝要插在深处,才能长成大树。我小心翼翼地将柳枝插进土里,然后再用土将它固定住。就这样,一株株柳树在我们的手中诞生了。

在插柳枝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了远在天国的奶奶。

奶奶是个慈祥的人,每当清明节,她总是会带我去田里插柳枝。她总是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如今,奶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她的话语仍然在我耳边回荡。

插完柳枝后,我们开始扫墓。我和爷爷一起来到奶奶的坟前,烧香、烧纸钱,还有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纸糊的鸡蛋。我将鸡蛋放在坟前,然后磕头,祈求奶奶保佑我健康成长。

接下来,我们开始清理坟墓。我拿着铁锹,小心翼翼地将坟墓上的杂草和垃圾清理干净。爷爷则用扫帚将墓碑上的灰尘扫掉。清理完毕后,我们再次磕头,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哀思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缅怀逝去的亲人,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教师点评:清明之景,清明之意,清明之情,都呈现在了作者的笔下,而作者开篇写景,让春意拂面,也让春意携来情思;作者进而写意,写家乡插柳枝的清明习俗,写这一习俗所蕴含的底蕴与精神内涵,写自己在感受习俗的过程中对生命、对离去的人、对清明节的意义所形成的更深认识;作者最后写情,写自己的思念,写人们的追忆,写清明节所承载的情怀与情感。迎来生机之时,也送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作者恰以这篇文章,引我们对“清明”更生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