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雨疏疏,微光晦,东风散入巷。雾霭淡薄,笼着暗换的流年。行走在这不寻常的巷陌上,看见榕城从前的风貌,不禁感到时间与历史的厚重。
白培青瓦之间,弃了往日城市的喧嚣,甚是惬意。在扰攘的人群中,找到了宁静之所,沉醉其中。细雨轻轻地落在渐渐褪色的青石板上,发出声响,犹如杜康的语言,雨也落在我的心上,漾起层层涟漪。三坊七巷缀以亭台楼阁,再以花草与假山等物相衬,坊巷错落有致,此处的文化底蕴如酒一般温和醇厚,令我神醉情驰。
偶然间,看见几个行人撑着油纸伞,步伐缓慢地行走着。这雨寥寥的胜似远处之雾,模糊了几处景色,行走于坊巷间,迷蒙的如同梦境。不觉中走至杨桥巷南,双抛桥古韵犹存,小河两岸各生榕树。树枝交错在一起,好似相互依偎着,相拥成荫,树根在下交错着,蔚为壮观。
在黄巷的对面便是衣锦坊了,其中有着水榭戏台,其景别具一格,令人念念不忘。经历岁月的流转,依旧保留着其旧时风貌,似乎向我诉着旧事。三坊七巷地灵人杰,是许多名人的故居。“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站在文儒坊前,不禁觉得这好似曹霭笔下的荣国府。雨声渐小了,雨将歇却又不歇。这坊文儒辈出,仿佛听闻南巷北巷传来的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之声,又随风渐渐消逝,又仿佛看见了文人在此处挥毫写作。
旅人早已疲惫,但在此处又重燃激情,也找回了自我。我驻足小巷,回头眺望三坊七巷沉淀的历史风韵。此处的建筑风格古今相结合,似乎是连接着过往与现今,乃至未来。从古至今,袅袅烟云,蒙蒙细雨,催促时间流逝,但文化却不灭。
三坊七巷的美景犹如佳酿,一饮便沉溺其中,也可以来慰藉旅途的艰苦劳累,享受一时的闲适安逸。风景正好,不能浪费,细细品味,心中充满春天。正值飞花时节,纵赏巷陌风光而不伤春。
在这幸福的州中,三坊七巷是其历史的见证。它给人以难以言喻的感受,其价值是耐人寻味的。巷陌深处,雨敲击着青石板,回响着不灭文化的声响,余音缭绕,不绝如缕。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文笔优美,情感真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感染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