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分忧,负重前行

初一 叙事 699字
2020-07-10 15:42:06

我要投稿莎士比亚曾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选择,屈原看到国家灭亡而投河自尽,他选择了毁灭。而今年疫情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钟南山院士的选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拯救人民,他选择了生存。

千万个人有千万种声音,他们的每个选择都来源于内心的声音。我国明清时期,面对列强的侵略,面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李鸿章等人实业救国,发起了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后有张謇创办纱厂,创办轮船招商总局。他们选择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分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国家危难时期,有人选择抛弃它,飞去国外,有人会坚定不移地留下,将爱国之情倾注,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奉上自己的力量,奉一份力发一份光。

选择为国分忧,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勇气,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

我国某位领导人在回答意大利的一名记者“您当选中国领导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的提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简短的八个字,铿锵有力地表达了他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为国为民分忧的信念。我将无我提现的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我的精神,不负人民,再次印证了他要全身心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服务的信念。百姓构成了家,千千万万的家,才有了今天的国,为百姓分忧,不就是为国分忧吗?

这种强大的责任感,从古至今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从来没有断过,这是千百年来得以形成的民族精神,他们把国家的安危看得比自身还要重要,古代的革命先驱们,列强奋战的战士们,长达14年抗战中牺牲的人们,他们用淋漓的鲜血去捍卫自己的家园,这种精神永不破灭,延传至今。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则国屹立。如今的中国虽不需要担心战争的重来,但是科技发展的今天仍有诸多困难去等着我们冲破。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我做起,心怀国家,长大后为国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