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菱角糕中的爱

初一 叙事 1505字
2024-02-16 19:10:23

秋风渐起,菱角熟了,又到了一年菱角香,每当这个季节,我总会来到乡下奶奶家。池塘里,那紫红色的菱角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像一个个锥形的尖角,挺拔、矗立,仿佛在池塘中独具一格的风景。来到奶奶家门前,奶奶早已面带笑容地迎接我,一见到奶奶,我就像没头苍蝇一般扑向奶奶怀中。奶奶轻抚着我的头,跟我说话,她的声音像风儿拂过耳畔,清新、舒缓,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她带着我走进那间古老的小屋,里面摆设朴素、自然、亲切,它幽静、怀旧的气息,让我有种回到故乡的感觉。

奶奶放下行李,身轻如燕,静如松,像一棵经受沧桑的大树。我们坐在一起,促膝而谈,眼前这位智慧和爱心的老人,给我讲起了小时候的故事,她的善良、耐心以及诙谐的语调,让我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座欢悦的天堂。我们仿佛是一对探险家,深入田园的心脏,领略迷人的风景,体验淳朴的生活情趣。脑海里盘旋的它们,就像那些吐透水性、芬芳的菱角。

来到门外,我沿着池塘边,拉着奶奶的手,感觉身旁的秋风,吹拂着脸颊,空气中散发着菱角的清香。季节的微妙变化,就像是菱角的一生轨迹,纤细柔嫩,随着季节变幻,如同害羞的小姑娘,不愿意过多地显露自己陶染的色彩。如坚硬的石头,在风雨里绽放,散发坚韧的内心,似乎在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止存在于外在的美丽,更是来自内在的意义。

奶奶来到岸边,穿着皮靴走入水中,将菱角摘下来。我在岸边看着,紫红色的菱角跳入篮中,就像一群精灵,在奶奶灵巧的双手下,沉浸着温暖的洗礼。我们看着这些菱角,生动可爱,惹起我们的微笑。一会儿,篮子中便装满了菱角,我们提着篮子,笑声长盈。

回到家中,奶奶把菱角倒入池中,打开水龙头,菱角在潺潺流水中欢快地游泳,像一支个性的乐曲。轻盈的羽毛,轻轻摇曳,像玩耍的小孩一样顽皮;涟漪的水花,跳跃着,流淌感觉自由自在。在奶奶的清洗下,菱角们变得光鲜亮丽,散发出欢愉的气息。来到厨房,菱角被剥开外层皮扔掉,露出白花花的果肉,显得清脆嫩滑。我们时不时“抽”上几颗生的菱角,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发出“咯咯”的声音,方方正正、玲珑剔透。烤熟的菱角更是美味可口,细腻地深深地吸引着味蕾,奶奶轻声说道:“菱角还能做成菱角糕哦!”我怦然心动,拉着奶奶的手大叫:“做、做、做!”

于是奶奶就准备着做菱角糕。奶奶轻轻地取出菱角,清水洗过以后揉碎,菱角粉从奶奶手中流出。奶奶将菱角浆倒进锅中,不断地熬煮着。放入白砂糖,用铲搅拌着菱角浆,像是一个忙碌的小精灵,给人一种亲密而轻松的感觉。锅中的菱角浆随着火的小脚步,慢慢地冒着泡沫,散发着芳香,味道浓郁可口。蒸熟之后,任凭一片片清香的菱角糕在我的眼前飘散开来,一口口香甜可口的菱角糕进入我的嘴里,猫儿般完美的感觉是我的。

望着手中香甜可口的菱角糕,我感受到了奶奶的爱意,因为它不仅将我带到一个新的世界,同时也象征着奶奶对我的爱。菱角糕美味可口,它在我们这个空间中展示出奶奶的爱意,使东西不再是东西,而是情感和心灵的表达。奶奶的爱,在我心中升腾,化作暖流,温暖我的身心,显得倍加珍贵。月朗风静之夜,我留下的一道道锁链,能够面对人生的变幻,因为它包含了奶奶的爱,它源远流长,时刻如故。我热爱着菱角糕,它将我带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它的意义非凡,情意深厚,饱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蕴,绝不止是容貌与味觉的奇妙融合。

菱角糕,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点滴,但感化却是那么浓郁,它包含着的不仅仅是甜蜜的滋味,更是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饕餮盛宴,每一个细节,都融汇着人性的轮廓。勿忘初心,勇往直前,奶奶的爱是我前行的动力,让我在旅途中一路走来,从不迷失,浸在爱中。我感激,感谢这一切带给我宝贵的回忆,成为我心中珍藏的宝藏。

藏在菱角糕香里的,是奶奶对自己满满的爱。

教师点评:文章构思巧妙。开头起笔于回乡的情节,通过对池塘中环境的描写和“奶奶”动作的描写烘托恬淡、温馨的气氛,引出“奶奶”与“我”之间的故事——促膝而谈、摘菱角、做菱角糕……尤其具体生动地描述了“奶奶”处理菱角的过程,最后呼应文题。文章情感真挚细腻。从“奶奶”的角度来说,浓郁可口的菱角糕是“奶奶”关爱家人,特别是宠爱“我”的慈爱之情的物化。从“我”的角度来说,“菱角糕”是“我”喜欢的美食,看“奶奶”做“菱角糕”是一种快乐,吃“菱角糕”更是一种享受,糕中不仅有美味,还有情意。在这里,“菱角糕”里包含了浓浓的感恩和赞美之情。整篇文章先叙事再抒情,由先写“物”再言“情”,实现了从实到虚的升华。但贯穿全文的线索并非菱角糕,以此为题眼有些不妥当。另外,结尾的“爱意表露”有些虚,“爱”更多的应该是通过细节来表露,而不是仅靠说,作者对这方面还需要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