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约过了一天,桂花就全开了。
黄灿灿的小花像金子一般镶嵌在树枝上,近闻味道怪浓郁的,有些许让人呼吸不上来,远闻刚刚好,沁人心脾,十里飘香。门前桂树比较矮,但开的花却是一簇又一簇,放眼望去黄色占据了主导地位,地上也铺满了细小的花,像散落的星星。
奶奶拿着大箩筐,准备摘花了。我围着奶奶团团转,时不时蹲下来看地上已逝了生命仍尽力留香的桂花,小小的瓣和小小的芯。就是这样小小的桂填满了我的好心情。
“别摸地上的,脏。”奶奶看我蹲在地上捣鼓着,总会这么说,但我不听,总是这样做。“好多桂花啊,可以吃好多桂花糕啦!奶奶我帮你。”说罢我就使劲摇树,雨露和花一起落下,打在我们俩的身上。“下桂花雨咯,奶奶你身上好香,是桂花的味道。”我的心情难以言状,只是记得开心极了,奶奶说我净捣乱,我才不听,她是笑着说的,我捣乱怎么还会笑着和我说话呢。采集完毕,奶奶便开始做桂花糕。洗净,过水,泡发,打捞,与其他制作材料搅和在一起,最后用纱网包住放在蒸板上蒸,充满奶奶的味道的桂花糕就完成了。奶奶做这些时,非常娴熟,我在旁边看得口水直流,有时没忍住想用手碰一下,奶奶就会拍我的手,把我“打”回去。“别捣乱。”是她在做桂花糕时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哪里会听,一会问这问那,一会碰这碰那,奶奶对我无可奈何,哄我道“马上就好,马上就可以吃桂花糕了,安静一会。”在快到时间时,我就安静下来,守在蒸板前,准备开吃。奶奶看了看时间,把盖一掀,浓浓的桂花香飘散在整个厨房,我迫不及待的想用手拿,奶奶又一掌把我"拍”回去。"小心烫,我用碗给你装。”而后我的面前多了一个用碗装着的桂花糕。一口下去,沙沙的,充满香气的,很美味,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桂花的化身。奶奶在旁边,用粗糙的手随意地摸了摸自己的眼眶。后来我才知道,她流泪了。
奶奶农活做得多,手非常粗糙,也很硬,因为自己老了,手皮就像是冬天的米糊结了一层膜,没有肉感,脸也是这样的,我看了很心疼,却无能为力。桂花可以开一周左右,中间几天是最清香的,也是最茂密的。我每天都会折一枝桂花,放在房间里,用矿泉水瓶子养着,也会自己做一个桂花包,就是拿张纸包住桂花,再用皮筋绑起来,虽然很简陋,但我很喜欢。桂花包我一般都送给别人,但奶奶的桂花糕,我绝不允许其他小孩和我抢,奶奶总是哭笑不得,但也会趁我去疯玩时拿些桂花糕给领里乡亲。
回到县城开始上学后,我几乎没有看过故乡的桂花盛开的样子了,尤其是初中以后,暑假回去桂花树没开,寒假回去桂树已经开过了。奶奶也不会再做桂花糕了,她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我久没有吃过她做的菜了,有时我会怀念,但没用,生老病死本就是这世间万物的规律,没人可以改变。
只是希望她能再坚持坚持,要坚持到看见我读大学,要坚持到我笑着回到故乡,和她一起看桂树花开的场面。
那年桂花开,打发走了童年,又想逃避未来,不再盛开。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情感饱满。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不仅丰富,而且细致。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