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许多年前的一个严冬。大雪刚停下时,环卫工人还没来得及清扫积雪,我便与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冲出了家门,体验打雪仗的乐趣。
在公园里,一个小伙伴手里拿着一个非常大的雪球,笑眯眯地朝我走过来。不好,他这是冲我来了,我扭头就跑。由于路面结冰打滑,我打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我赶紧把双腿分开,像扎马步一样勉强站稳了。可是,我因为腿上用力过度,让鞋底脱了胶,鞋帮与鞋底之间裂开一条大缝,有四个脚趾头露在鞋外边。小伙伴们指着我的鞋笑着说:“张xx,你孵的‘小鸡’出壳了。”
这种情况下,打雪仗就别想了,让脚挨冻怎么受得了。我只能赶紧找地方修鞋。
我突然想起,上学的路上经常看到有个老爷爷在摆摊修鞋,碰碰运气兴许能找到他。我让鞋后跟着地,把鞋头翘起来,蹒跚地走在雪地中,生怕把雪弄进开缝的鞋里。
在这样走了二十多分钟后,我远远看见修鞋老爷爷的摊位,一块白布挂在他身后扎好的架子上,挡着寒冷的北风。我走近一看,老爷爷已经把鞋摊周围的积雪清扫干净,正用铁锨清除人行道上的积雪。
老爷爷看见我,急忙递来一个马扎让我坐下,然后又拿出一只红色的棉拖鞋让我穿上。老爷爷穿着一件深蓝色外套,戴着一副棕色眼镜,长着茂密花白的头发,一张黝黑的脸上嵌着一双有神的眼睛。他拿起我的鞋,先把鞋头的积雪擦拭干净,又用刷子把缝隙的灰尘清理掉,再刷上胶,然后用老旧的手摇式补鞋机“咔嗒、咔嗒”地缝起来,一眨眼的时间就把鞋子补好了。老爷爷说:“等十来分钟再穿吧,让胶水干一干。”
无聊之际,我问老爷爷下这么大的雪为什么还出来修鞋。
老爷爷说:“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来修修鞋给大家行个方便。没事的时候,扫扫雪,也能活动活动筋骨。”
我穿上修好的鞋,一边问老爷爷修鞋的费用,一边把手体进裤兜里掏钱。我突然发现,因为天气寒冷换了厚裤子,钱没带身上。老爷爷看到我窘迫的样子,说道:“没关系,你走吧。等你以后工作挣了钱再给我。”
周一一大早,我就去上学了,因为我想把修鞋的钱还给老爷爷,但他坚决不要。下午,我跟同学说起这件事。同学说:“他本来就不收费的。老爷爷的子女在上海一家上市公司上班,他还有退休金,家庭条件还不错,出来修鞋就图个高兴。”
我被老爷爷无偿修鞋的举动温暖了。从此,每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拐个弯远远地看老爷爷一眼,成了我必不可少的举动。
一段时间后,我没有看到老爷爷出来修鞋,向熟悉他的同学打听了才知道,他被子女接到上海去了。但是,我依然习惯拐个弯,看一眼曾经修鞋的地方。老爷爷的“给大家行个方便”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