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知了……”外婆家的大树下,每到暑假便会想起知了此起彼伏的多重奏。
暑假回去,早上最先想起的是震破耳膜的攻击打鸣声,想睡懒觉是不可能的。人都起床了,公鸡还在叫,非得将家里搞得热热闹闹的不可。
外婆家的雨声格外独特。有一次,我们几个孩子正在田里玩,大雨突然来袭,没有地方可躲。于是我们从地头摘来大片的叶子,顶在头上当雨伞,互相推着,挤着,笑着,闹着,并不着急往家里赶。又大又急的雨点打在地上,声音激烈急促,跟打在树叶上噼噼啪啪的清脆不一样,脚踩在被大雨润湿浇软的田地里发出黏糊糊的声音,还有大雨也无法覆盖我们的笑闹声,成就一场奇妙的自然交响乐。
外婆家还有更令人难以忘怀的声音。每次回外婆家时,车还没有停稳,便能透过车窗看到一窝笑脸。一打开车门,就被七嘴八舌发出的声音包围。“一年不见又长高了不少!以后肯定会超过妈妈的。”“期末考的怎么样啊?”小妹妹蹦上跳下的,一双眼里满是期待:“姐姐姐姐,今年外婆家有大西瓜哦!”听着这些久违的声音,内心觉得温暖极了。
谁知外婆一过来就皱起眉头:“下车了车门都不关,多危险啊!到家了,先把东西拿下来,再跟邻居们聊天。”外婆一如既往的唠叨着,可语气里却是藏不住的喜悦。晚上睡觉时,我和妈妈、外婆挤在一起,妈妈和外婆说的那些永远都说不厌的话题,夜深了还停不下来。我听着听着就困了,伴随她们闲闲说话的声音,我总会睡得格外安心。
一大早,外婆摘来大西瓜泡在井水里。等到午睡起来,就看见外婆在“杀”西瓜,“咔嚓”一声,又红又鲜的果肉露了出来,清爽的甜味一下子就扑到鼻子里来,再细看切开的西瓜,还冒着一丝一丝的白气。井水里泡过的西瓜比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还凉,但是外婆总会说:“井里凉西瓜,一半靠地气,不伤肠胃的”。
虽然现在不能常常回去,但是故乡的鸡鸣雨声,邻居的寒暄,外婆的唠叨,常常回荡在我的耳边。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取材真实,语言流畅,情感细腻。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