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迷茫中,我又听到熟悉的歌声。 无比缠绵,婉转动听。回首,总觉得余音绕梁,挥之不去。顺着悠扬旳歌声将我拉入一段老时光。眼前,豁然出现一个身着戏服的女子,身姿曼妙,可谓是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口中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唱着传统京剧。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实在是招人怜爱。 衣着讲究,手中的兰花指微微翘起,俨然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这女子声情并茂,含情脉脉的演绎着传统京剧。
没错,这女子便是我的姑姑。从小看着我长大。从我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到现在已是风华正茂初中学子,我算是他一手看大的。我与他亲昵的程度不亚于和我的母亲.
他是个坚强的女子,是戏班里的台柱子,性格泼辣,有些飒爽 .但到了台上,不论是小家碧玉还是大家闺秀,他都能将人物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就是这样一个要强的女子,在我的记忆里,却有一次泪眼婆娑.
那是在我大概是12岁的时候,看着姑姑上台表演,脸上带着厚重的妆,一颦一笑都是那样真切,时而低头哭泣,时而无比愤慨,向观众诉说他无尽的哀思.窗外细雨朦胧,在场的人,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姑姑的身上,窗外的细雨显得有些虚无缥缈,像也为这场戏而动情.台上的她,身姿摇曳,步步生莲。实在是六宫粉黛不如佳人回眸一笑。姑姑谢幕下台,褪去厚重的粉黛,恢复原本的样子,他的脸上竟还残留着几丝哀伤。我忙问:"姑姑这是怎么,平日里可不见姑姑如此伤神,这是出了什么事?"姑姑自然是不会瞒我的,她道:“我年纪大了,却是找不到新一代的接班人,你看着满堂的观众,我实在不能辜负他们"。"姑姑此话一出,我心中一沉,我很清楚,新一代的年轻人,大多喜欢闯荡,留下来坚持传统艺术的人,实在少的可怜。 我安抚着姑姑,嘴上说着没事,心中却也五味杂陈。
只记得,那天的太阳很红,红的像少年的血气方刚。 一群朝气蓬勃的哥哥姐姐,早早来到姑姑的戏班门口等着,他们个个散发着年轻的气息,姑姑笑意盈盈将他们拉进门。我这才晓得这是新来的学徒。
只记得一个冬日,一个年轻的女学徒排练旦角儿的部分,或是由于生疏,练得实属一般。姑姑本就泼辣的性子耐不住,张口骂了他许久,那个年轻的女学徒低着头,默默的抽泣。外婆一时也不知怎么办好,便去自己的化妆间。我跟去偷偷开了门,竟看到姑姑也在偷偷的抹眼泪。我急忙上前安慰,姑姑声音微颤。她道“学员本就不多,只怪我这泼辣性子,如果是把人家一个娇艳欲滴的小姑娘吓走了,可怎么办。" 这倒也不怪姑姑多心,之前来了许多学员,都是下不了苦功的,都选择了离开戏班。姑姑劳累过度,也就睡下了。
第二天,我姑姑刚洗漱好,门口便传来敲门声,我忙开门,竟是昨天那位女学徒。他低着头,和姑姑说,师娘:"我会加把劲练苦功的,您相信我好吗"姑姑的脸上流露出不可置信的模样,随即抿了抿唇,颤声道:"好,好,好久没有看到刻苦的年轻人了" 我鼻头一酸,心中感慨万千。转头看着姑姑,他脸上是难以抑制的激动,甚至夹杂着一丝感谢。年轻的女学员与她相拥,这一刻他们的师徒情谊得到了真正的升华。
这些情景如电影般一幕幕的放映在我眼前。至今我仍觉得万分感慨,姑姑的传统文化也算有了继承。如今那位女学员,想必一定如当年的姑姑一般,回眸一笑百媚生
教师点评:文章标题新颖,要素也很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使得文中讲述的这些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让读者对京剧这项传统文化及其传承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