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温柔地洒落于窗边树下,青葱朦胧间透着一股暖意,光影在风中轻舞荡漾,映衬着点缀在草木间淡淡花的嫩红,窗边,似一幅画。若把窗边这个正在读诗的女孩写入画里,那么又多了一份诗意呢。
她就是我妹妹,常常梳着高马尾辫,炯炯有神的眼睛,眉宇间透着一股精神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她是一个热爱诗词、富有“诗意”的女孩。
别看她与我同是初一的学生,但是在读诗、背诗方面,她比我厉害多了。她特别喜爱古诗文,在平淡忙碌的生活里,一半是人间烟火,另一半则是轻柔诗意。她将诗词当作友人,形影不离。我也常常喜欢同她一起游于诗词的世界,一首首诗就像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星,唐诗的丰富多彩,宋词的清新独特,无不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山水诗、田园诗、爱国思乡诗等等,各种类型的诗词她都背过不少于几十首,小学的时候她的诗词储备量已经达到了几百首。在学校举办的诗词比赛里,她初露锋芒,对答如流,成为了优秀的“诗词小达人”。
更令我佩服的是她背诵诗词的决心与坚持不懈的毅力。对于比较长的诗词,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掌握。在背《春江花月夜》时,她通过听《经典永流传》中诗词的歌曲形式来熟悉内容,通过练习书法的方式来增强记忆,她从未停止对长篇诗词的背诵挑战。就这样,她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与不懈的坚持,一路攻克难关,各种长篇的诗词对她而言不在话下,轻轻松松就能脱口而出,同学们都惊叹不已。直到有一天,她对我说:“我要把《岳阳楼记》背下来!”
我也感到挺意外,不知她哪儿来的勇气,《岳阳楼记》并不好背啊,可她有信心能背下来。往日活泼的欢笑,不知从何时起变少了,也不知从何时起多了那个认真专注的背影。我也不好去打扰她,她坐在桌前,手捧着那卷诗书,嘴里念着什么,时而轻皱眉头,时而抬眼望向窗外,任凭风吹起耳边的碎发,诗意随风飘散左右,而自己完全沉浸于诗中,回想着那一字一句……
前几日,我和她一同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她兴冲冲告诉我:“姐姐,我会背《岳阳楼记》啦,我终于把它背下来啦!”她的笑容好似绽开的鲜花,闪烁着兴奋的光彩。“真的吗?”我感到意外的惊喜,“嗯,让我来背几段吧!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她背得十分流利顺畅,几乎没有卡顿的地方,才不到一个星期,她凭借着不懈的努力成功学会了背《岳阳楼记》,实在令我赞叹佩服。当我还在背着八年级的《三峡》等一些短篇文言文时,她已经成功突破高年级的长篇诗词,她是我背诗词的榜样,她那坚定的决心与持之以恒的耐心值得我向她学习。
妹妹最擅长的就是“飞花令”,下课她总喜欢拉着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轮到她时,不需要怎么思考,很轻松就能说出诗句,就没有她接不上的时候。其他几个同学在说了几轮之后,想到的诗句渐渐少了,眉头紧皱,抓耳挠腮,想了很久才结结巴巴凑出几个字来,而她一脸从容淡定,依旧流利地说着诗句。最后,她微笑着看着他们,“我赢了。”同学们都对她心服口服外带佩服。
这就是我的“诗迷”妹妹,她喜欢背诗,喜欢在诗词中学习,在诗词中找到欢乐。她对诗的热爱,超过了鱼热爱大海,超过了花草热爱雨露。我想,因为有她在,生活中就多了一份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