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家于老的一次访问

初一 写人 824字
2023-04-01 08:38:44

在中华民族奔涌千年的岁月长河中,书法艺术历经沉淀而愈发丰富,许多人穷尽一生潜心研究,赋予这“无声之音,无形之相”经久不衰的魅力。曾经,书法于我而言仅是茶余饭后消遣时间的工具,但在拜访家乡的书法家于老先生之后,我方初窥书法本色,方知何谓“大家境界”。

登门拜访时,于老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慈蔼。他头发已然花白,脸上的一道道沟壑深入鬓角,但精神矍铄,言谈举止间无不展现出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采。在谈到怎样与书法结缘时,于老先生笑着抿了口茶水,说道:“当年求学艰难,日子困苦,我想着心里要有个寄托,偶然间看到老师练书法,我便也瞧着、学着,一晃便是几十载。”

于老说得简易,我却仿佛透过他的话语,看到他曾不畏酷暑严寒坚持每日落笔,终于练就笔感;看到他将名家字帖临摹数百上千遍,反复揣摩其中笔画,只为得其神韵;看到他挑灯品读书法专著,夙兴夜寐,熟读精思苦练,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名家。

在得知我也学过书法后,于老愈发来了兴致,索性引我去书房看看他珍藏多年的书册与作品。推开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墙的书法作品,或精心装裱、庄重典雅,或追寻质朴天然、随意下悬,还有书架上摆放整齐的各类书法专著,如《草书势》、《论书》、《六体书论》等,泛黄的书册因频繁翻看而微微鼓起,但每一页却毫无褶皱,足见主人平日的爱护。整间书房都流淌着浅淡的书墨香气,素雅的窗帘随风轻动,便将房内的书卷气传的更远、更加入人心脾。

于老见我对藏书甚感兴趣,当即为我一一点出这些书籍的精妙所在,讲得深入浅出。谈到自己深爱的书法艺术,他仿佛在此刻跳脱出时间的禁锢,整个人再次焕发出年轻的神采。于老的讲述让枯燥难懂的书法知识倏忽间贯通起来,其间还夹杂着许多他对书法的独到看法,令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切实感受到这位老人对于书法发自肺腑的热爱。

天色渐晚,我再次向于老先生致谢,踏上回家之路。天际间星光隐现,我想,这正如书法,跨越千年的漫长光阴,带着仆仆风尘和璞玉般的光辉与后辈相见,经由他们的一生,将这份价值永久地留存、传递下去。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文笔优美,情感饱满。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