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天朗气清的秋日,我与家人返乡探亲。客车颠簸着驶过土路,窗外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田,在碧空映衬下分外鲜明。
下车后已近正午,稻田里忙碌的人影所剩无几,只剩各式农具散落在农田中,农民们应该都回家吃饭了。我与家人漫步在田垄间,金黄的稻穗划过我的衣角,浓香的独特麦香味随风飘扬,让人心旷神怡。
“李大伯,好久不见了!还没回家吃饭?”忽的,父亲高亢的声音打破了正午的宁静。一位正在不远处弯腰劳作的老人听到声音惊喜地抬头,他放下手中的镰刀,用脖子上挂着的白毛巾擦去前额和下颌的汗珠,随后向着我们奋力挥手。
看到他中午还大汗淋漓地在田间忙碌,我心下不免有些好奇。走近后,我看到李爷爷穿着一件朴素简单的薄外套,那深蓝已经隐隐有褪色的痕迹。但李爷爷身板挺直、笑声爽朗,言谈动作间显现出一派飒爽能干,这是劳动人民独有的豁达乐观,一身旧衣反倒衬得他精神更足。
他身边的稻穗长势极好,高而挺立,一颗颗饱满的稻子沉甸甸的,好像要从外壳中跳出来一般,这也不难看出主人的辛苦耕作和经年的精心照拂。我没能按捺住内心的好奇,伸出手指触了触垂落的稻花。李爷爷见状爽朗一笑,大手揽住我的肩,询问道:“想不想亲手试试?”我兴奋地直点头,李爷爷递给我一副手套,一把镰刀。我带上厚实的手套,右手握紧镰刀,学着刚才李爷爷挥刀的样子,左手扯紧稻穗,右手斜着挥动。一下,又一下,不知是否是我的力气太小了,稻穗除了枝干被我划破点皮毛以外,没有丝毫损伤。
李爷爷见状,笑着接过我手中的镰刀,为我演示起来。炽热的日头下,泛黄的白毛巾、褪色的蓝布衫、粗粝结实的双手,坚毅朴实的脸颊.......种种组成了平凡却又伟大的他。他边劳作边讲述:”人不忙,地就荒,乡亲地忙不过来,我就来帮忙啦!“李爷爷说的淡然,却掷地有声,我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谈笑间,李爷爷已然收割了大半,想到我刚刚的尝试,我不由得感慨农活的劳累。秋天的阳光如水般倾泄下来,照在李爷爷平和的面容上,也照亮我心间因长久的世俗之见而曾经黯淡的一隅天地。
道别后,我看到李爷爷又开始埋头劳作,左手拿镰刀、右手持竹篓,收割和归置的动作一气呵成,与秋风稻田成为一幅优美的画卷。
在我看来,这位老人已经跳脱出世俗,到达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他豁达、淡泊、不慕名利,就像那金黄丰硕的稻穗一样,在大地上生长,亦以此身回馈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