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初一 写人 1071字
2022-04-17 12:40:17

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壮志,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期盼,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洒脱。这便是一人撑起大半个盛唐的李白。

记忆里,从小到大,背过的古诗里,最熟悉的就是“李白,字太白”。追根溯源,李白为何叫李白?为何别的人都是先有名才有字,而李白却是一出生便有了字,而五岁才有的名?传闻李白的母亲在怀着李白时,曾梦到文曲星下凡,投胎至自己怀里的孩子,而文曲星又名太白星君,李白母亲便为孩子命字“太白”,寓意能和文曲星一样有学识。而后李白出生,果然自小便能赋诗对句,仅五岁在和父母赏花时就能对出“李花怒放一树白”的佳句,其父便为他取名“李白"。李白,字太白,成胎自有文曲星之才,便是天赐与的福气与灵泽,这等,注定便是盛唐最强音。

年少的李白,锋芒便藏不住,才华难以掩盖,长安城内人人皆知有位叫李白的年轻人,饮酒舞剑潇洒,吟诗作赋有神。大唐才子的才华吸引了惜才的玄宗,天子不惜放下身段来请李白到翰林院作大学士,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欣然应允。从此便入仕途。可天命悠悠反侧,谁曾想翰林院大学士不过每天作诗供后妃取乐,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自命不凡,自然不甘如此碌碌无为,浪费了满腹经纶和大好年华,可玄宗不肯让这样的人才出宫了去李白寻不得仕途.上的进展,也不得出宫寻自由,只能寄情于诗酒。酒劲上头,便闹下”贵妃磨墨,力士脱鞋”的千古奇闻,最终,玄宗将李白刺金流放,李白便“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安史之乱发生的那些年,李白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瑞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天命悠悠反侧皆难断因果,李白虽命扬天下,可终究命运反侧,半世蹉…….年少他洒脱,“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他依旧也洒脱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少年!

李白爱月,是《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是《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清冷;是《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寂寥,皎皎白月光,寄托了李白一生的情思。李白好饮酒,高兴得意时需要酒的助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有朋来访需要酒与喜悦的分享:“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激愤尘世时离不开酒的麻醉:“钟鼓饿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寂寞无言时可与酒神对话:“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穷窘之境离不开酒的宣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与月色,是李白的代名词,明月即出,当配美酒.半生蹉跎,李白仍是那个明月夜里乌啼花下饮酒舞剑,柔情紧锁眉间的翩翩少年郎。

李白活得肆意,谪仙人不凡,诘问人间知他者能有人几?抬头看见明月,仿佛看见李白翩翩身影在饮酒舞剑,李白仿佛近在咫尺见,可又似迢迢千里无期……

李白是坠入凡间的星辰,成就半个盛唐;是梦里的白月光,梦醒却温柔仍存;是夜半响,唤醒世人的醉生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