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花开一季陨落成殇,漫天飞舞的花瓣,勾勒成南唐最后一抹绚烂。李煜,这位千夫所指的昏君,这位万人敬仰的词帝,在山河破碎之时,选择了肉袒而降。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公元961年,李煜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南唐的帝王。他害怕干戈,更不愿黎民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对猛虎般的北宋,他只有拼命地讨好。以至于公元971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南唐后主李煜向北宋皇帝赵匡胤上表,甘愿削去南唐国号,从此只称江南国主。
南唐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偏偏李煜对军事、政治一窍不通,依然沉迷在温柔富贵乡里醉生梦死。这顶淬毒的王冠看起来夺目耀眼却正在一点点腐蚀着他的生命。而南唐,也在历史的缝隙里越来越渺小,越来越微不足道。975年,宋军攻陷金陵。乱世风雨,恍如一梦。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纵然不是一位好皇帝,却是一位文学才子。李煜喜欢钻研书法,自创“金错刀”字体,行笔之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醉心书画,善于画竹,傲气凛然,令人生畏。书香缱绻,将南唐的宫殿晕染上了一种别样的雅致。
秋风多,雨相和。公元954年,缘分在李煜的生命中悄悄缔结。娥皇十九岁嫁入皇宫,这位江南女子在陪伴李煜的十年间,不但以国色天香的美貌吸引了后主,更令后主为她的卓越才华所折服。弹琴歌舞,采戏弈棋,她无所不通。多艺女子与才子皇帝,举案齐眉,琴瑟相和。她不但装点了李煜的生活,也装点了李后主的词作。“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摇曳在岁月里的花开了又谢,那段美好的光阴,如一段彩色的梦,在李煜的人生中铺陈开来。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李煜虔诚地希望能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留住,然而天教心愿与身违。公元964年,娥皇突然身染重病,久治不愈。然而偏偏是这个时间,他遇见貌美多才的小周后。“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李后主深深沉沦了。小周后的出现犹如一道明媚绚烂的春光复活了他心中久违的快乐与爱欲。沉沦之时,他们竟忽视了娥皇的存在。“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娥皇逝世,黄泉碧落去,从此天人永隔。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娥皇也好,小周后也罢,她们于李后主而言,是美好的过往,也是回不去的曾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这首绝美的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亡国君的沉沉剧痛。而这种痛竟是美到极致,让闻者也忍不住为之心痛。他立即命宫娥演唱,他一面轻轻地打着节拍,一面细细聆听。然而这首词是他的巅峰之作,同时也是他生命的句号。这位才华绝代的千古词帝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半世荣耀半世屈辱的人生。他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四十一岁。从此,七月初七不仅仅是他的诞辰,还是他的忌日。从此,他不必再为国破家亡而悔恨,也不必再为寄人篱下而痛苦。离开混沌的世间或许对于这个天真无邪的帝王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在那个世界里他是永远的帝王。有人羡慕“千古词帝”这个美名,却不知美名的背后有多少苦楚心酸。国家不幸,那些无处排遣的痛苦,都被他雕琢成了精美的诗篇。一字字、一句句都在凄美的旋律里传唱成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