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教室,两扇房门,三尺讲台,四季风景。
——题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还有十分钟默写,准备一下。”
我抬头朝门外望去,只见一位“地中海”式发型,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挺着个啤酒肚,有点像发了点小财的老板站在那里,朝他望去的那瞬间,刚好与他对视,慌得我赶紧将目光转移到书上,然后,他径直朝讲台走去。到点了准备默写,话语刚落,同学们连忙把早已准备好的默写本拿出,挥笔疾书。毕竟时间有限,过了几分钟,原本只有在书面上舞动的声音,响起了他那洪亮的声音,“第一排左边的同学收作业。”还没写完你同学心之焦急,我时常听起的几句话就是“接收后边的,我还没写完。”“快了快了,还差几个字,等我一下就一下。”一切都刻不容缓。
他是一位普通的教师,却有着不平凡的业绩。他知识渊博,风趣幽默,对学生和蔼可亲,上课时与我融为一体,学习气氛十分高涨,他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他上课前总会拿着教科书,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讲台,在课堂上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异常洪亮。读到高潮部分时,激动的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的言行举止给吸引住了,瞪大眼睛看着他上语文课。好比一杯奶茶散发着缕缕清香,洋溢着浓浓茶意,犹如让人品尝了一杯甘醇的茅台,令人回味无穷。
还记得他在上利哈乔夫的《谈教养》一文,他与我们说,有教养的人才有风度,有风度的人才能提高情商。他说,情商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几乎时常与我们讲述情商一事。中午吃饭时,有些同学过分打菜,他就会说:“做人要有情商,要是前面的同学都把菜打完了,那后面同学该吃什么呢?人要懂得分享,不要什么东西都占为己有。”他常与我们分享许多人生哲理的故事,变戏法似的让我们理解更多道理,他之所以与我们分享那么多道理,目的是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些弯路。
午休时,他常会让我们留下些时间,闭上眼睛养神。好为了不在下午上课时犯困,精疲力尽的他,却还要准备开会资料,写教案,改作业等等。每天早上等我们来学校时,他早已在学校了。等夜晚放学时,所有人差不多走光,他还在办公室准备课件。因初来乍到,听同学说过,若是当天考了试,他必会把试卷批改完,有时甚至改到凌晨,然后把成绩公布于家长群,他敬业,负责!
有次学校给学弟学妹准备的开学典礼,我们这些学长学姐也必须参加,他被校长,领导安排国旗下演讲,班级里有许多爱讲话的同学,但仅凭班长一人之力束缚不住。当典礼结束时,班干跟他反映此事,他便问其中有谁,按班规处置。班干把名单报于他,他最后作出了决定,每人按班规罚,打扫清洁区卫生一周,名单中有一名班干,还是一个挺大的官——副班长,但他不会因为那位同学是副班长而减轻处罚,他在他眼中是人人平等。
他和蔼,负责,公证……用自己的肩扛起了一个个学生,使他们攀上了人生的高峰,他会认真地去处理每一件事,会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同学,不会偏袒于谁,不会对谁有意见,他是一杆公正的天平秤。
“春蚕吐丝,做蜡烛照路路通明。”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但在他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又有多少祖国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才!谁又知道其中包含着多少泪水与汗水,也许他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就是最好的见证。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讲台上,书桌旁,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