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光·我的路

初一 写人 536字
2022-01-06 16:39:05

他对着镜子,挂掉了自己蓄了八年的胡须。他来是等来了这一天——抗日战争胜利的这一天。

他打小就向往着这条路,可惜眼睛却睁不开。每天正午,他爬上屋顶,放飞了家里饲养的鸽子,然后睁大眼睛,在阳光最烈时,望向天空,目光追逐的着鸽子,亦追逐着那条京剧之路。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做不到。

“不疯魔,不成活。”

他是四大名旦之首,是将京剧带出国门的第一人,对西方人来说,他曾经是关于中国的一个幻想。若是抗日战争没有爆发,他又能带着自己的梦想走多远?他放下了表演,放下了他所热爱。他对着镜子,抬起手又放下,眼里满是不舍,他明白某些人的铁蹄会踏破某地。他决定不唱亡国之音,不为某些人唱京剧,可若是放下了,这些黄金年华里,又会错失多少?眉头蹙了又蹙,他决定蓄起自己的胡须。为了不为某些人演出,在威逼利诱之下,他毅然选择注射三针伤寒病毒,发着40度的高烧,昏了过去,他最终也没有为那些人演出,这一忍,就是八年。他不是不要命。这是他作为一个名伶的爱国坚守。我可能做到?

终于啊,八年后,阳光再次普照大地。属于他的京剧之魂再次燃起,一把扇子遮面,眉眼含笑,兰指轻拈,胡须不见了。他演了他毕生最后一出京剧——《穆桂英挂帅》。那一刻他在台上绽出的光,指引了千千万万京剧人的路,更照亮了后辈们爱国的路。以至于他逝世后,萧长华说:“梅先生,您把京剧带走了。”但我相信,爱国之情永远不会泯灭。

他是梅兰芳。他的一生或许可以用《穆桂英挂帅》的一句台词概括:

“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