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题记
莺燕呢喃,暗香浮动。一树梨花莹盛雪,随风蝶影,寄语微风。秋去春来,梨花翻跃了秋天,在枝头绽放。
似水流年,如花美目记忆错乱。小时候外婆很宠我,她总是在青泥石路板上等我回家,她握着我的手,我看着她的笑,欢天笑语地回到家中。
外婆不高,在我六年级的时候,我就与她并肩了。外公曾告诉我,在我妈妈小时候外婆是她厂中的“文艺委员”,因为她喜爱跳舞,也喜欢昆曲。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他们总能听到外婆的歌声。外婆虽不高,但她身体却十分灵活,她每每能在新年伊始的节日里,轻哼小调,翩然起舞,灯光微微洒在外婆脸庞,她轻盈水灵的眼珠转动,脚尖轻点。一颦一笑皆动人,一转一仰皆有韵。我仿佛也见到了曾经,外婆小小的身影在我脑里起舞,久久不能散去。
似这般美景都付之东流,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后来外婆渐渐退去稚嫩,但战火的硝烟弥漫,在心惊胆战的生活中,外婆嫁给了外公。因为她的家乡被炸成废土,不得已来到了他乡。从此,生活的忙碌与辛劳包围了她,她渐渐被剥夺了起舞的权利。长江后浪推前浪,在舞台中央起舞的少女换了一批又一批,外婆也愈来愈苍老了。
烛火阑珊,歌声清悠,外婆她时隔多年重新向命运发起了挑战。外公用雄厚的声音朗诵,而我见证着她的舞步从僵硬到轻盈。看着外婆脸上焕发的笑容,那么干净纯粹,真美!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很美的写人作文,首先美在文字。作者的文字优美而富有诗意,而文字中所蕴藏的情感非常充沛动人,文章也因此散发出了一种柔软而浪漫的气质。其次美在描写。在作者的笔下,外婆的外貌、神态、动作等等都带着一丝优雅的气质,作者不仅描写细致,选取的场景也非常地独特,让细致之美展露无遗。最后,美在角度。作者不仅介绍了外婆,还介绍了外婆的梦想、情怀和经历,外婆的形象由此丰满起来,文章也更富感染力。而这样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外婆深入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让文章的这份“美”更加绮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