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绚烂的花事

初一 写人 1058字
2021-10-18 22:11:12

——记李清照

曾经有一位饱览诗书的女子,她灵秀聪慧,富有才华。又是婉约词宗,她敢说,敢做,当时代风云扑面而来时,真是一位弱女子的她发出了剑拔弩张的时代呼声,写下了那篇借古讽今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位女子的名字叫李清照。

清照——清丽,典雅,无视世俗的藩篱,随性而洒脱,这无一无是这位女子最纯粹的写照。

沈去矜先生曾这样评价她:“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及时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李。”的确,她的名作《醉花阴》中曾写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黄花喻人之憔悴,将风景与情感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实在让人拍案叫绝。再比如说《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谓是用灵巧之笔写尽眷恋之情,实乃千古名句。

或许,她也是一个食尽人问烟火的柔软女子吧。赵明诚逝去后,已到年纪中暮春时节的她,韶华已逝,孑然一身,却未料,遇上了似乎对她一情深的张汝舟。依旧对爱情充满幻想的李清照不理一彻嫁给了他,本以为从此可以过上琴瑟和鸣的日子,但不曾想到的是、在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富贵女子后,竟然开始对她肆意欺凌,乃至家暴。但这位女子不愿就这般度过余生。便告发了张汝舟谎报举数,最后毅然决然地结束了跟张汝舟不足百日的婚姻。

我曾经在书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流年那样无理残忍,稍有脚蹰,再难回头。”李清照宇易安。易安,从早年的天真烂漫,到晚年的叹身世之悲

凉;从一个少女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惬意,再到“憔损、如今有谁堪摘”的忧伤。易安、似乎早就成了流年中的一场梦、倚栏回首,她在想什么呢?大概是在想还在江南的日子吧。那时候,身边的女孩子们都专心于女红、可她却走到了郊外,郊外的风景美如画、她可能太过开心,一不小心喝醉了,竞误入了藕花深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可以随心所欲地静坐读书、吟诗赋词,一花一草在她笔下都自带风情;她也可以游山玩水,一字逍遥,人生苦事似乎都与她无关;她甚至还可以“胜负由吾不由天,谈笑戎马惯狼烟”,做一位无关风月的女侠。但那已成为过去式,黯淡的晚年压在她的身上,她早已痛得流不出眼泪。

为什么会喜欢李清照的词呢?我想了很久,也许是迷恋她词中的那一抹淡淡的忧伤,也许是沉迷她情中的那一抹惆怅,但更多的或许是耽溺于她字里行间的那一个“愁”吧!从最早的情愁、到江山纷乱的苦愁,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千古情愁吧?太深奥了,我不想懂,也不愿懂。对于这样一个奇女子,总有人说她是不闻红尘的仙子,可我却会经常幻想到:繁华的京城中坐落在竹林深处的狭小庭院的主人,正是那位字易安的女子,她正端坐着,浑浊的双眼泛起沧桑。

她的词,我不愿去理解。她的词,只是被她轻轻地别在了诗笺,一切都悄无声息,只留给我们一个帘卷西风的寂寞背影。这,或许就是一场绚烂的花事开到荼蘼的没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