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月大时,爸妈去外地打拼了,哺育我的重任就落在了爷爷奶奶的肩上。他们陪伴我度过了整个童年岁月,尤其是爷爷——这个我最亲的人,在成长路上给予了我很多教育和启发。
爷爷是镇里一所中学的退休老教师,个子不高,身材微瘦,如今虽已步入暮年,但精神矍铄,仍然是眼不花,耳不背,走路一阵风,说话如钟。
爷爷勤奋好学。听他说,小时候家境贫寒,六个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一人坚持读完高中,在当时已经是很了不起了,爷爷之所以能够坚持,因为他儿时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个优秀的、受学生喜爱的人民教师。1997年,爷爷从慈利二中毕业后,被选拔到乡里当民办教师,转折就从这里开始,他拼命的学习,考上了中专、大学。
爷爷博学多才。在教学上是个多面手,他曾教过小学数学,语文、历史、书法等课程,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标准的全科教师。更受学生喜爱的事,他把音乐搬进课堂。小时候,我经常听学校里的老教师念叨爷爷在学校里的那些事,真可谓是风生水起:刚才还在讲一个数学公式,一回头就是歌声嘹亮;一会儿还在讲大气环流,转瞬间又飘来风琴的悦耳悠扬。对此,我很是敬佩,也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向爷爷学习。
爷爷淡泊名利。他一生有很多当领导的机会,但都被谢绝了。他常说:“我不会当官,也不喜欢当官,我就喜欢教书,喜欢当老师,三尺讲台就是我这一生坚守的岗位。”他一生不为名,更不为利。直到退休时,他还只是一名最普通的基层教师,他总是乐观地说:“有钱多花,没钱少花,钱短人长。”
从我记事以来,每年教师节都会有爷爷的学生来家里相聚,大家围着饭桌讲述当年的“光辉事迹”,那场景温馨极了!慢慢长大,我也开始理解爷爷当年的坚持——人这一生如果没有理想和坚守,确实枉来一生。
爷爷总是“停不下来”。退休后,本可以享受清闲的他,却一刻都没有歇下来。业余时间他看书、写字、写文、写诗,认真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所思所悟。对于我的成长,他一如既往的关心。受我们班家长们的委托,他担任了我们班的家长委会主任,这家长委会主任虽然不是什么官,但也让他乐在其中,倾心关注班级中的大小事物……不知不觉,他那忙碌的身影显得愈发瘦弱了,他的脸上也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手上的青筋也更加明显,但我却从未见他有一丝懈怠。
这就是我的爷爷,他平淡无奇、朴实无华,但在他的身上始终充满着正能量,我将以爷爷为榜样,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
教师点评:全文语言精练,看似朴实无华,其实情深意厚,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文中可圈可点之处并不少见:开头第一段的开门见山,简洁有力,比起绝大多数的酸文假醋要好许多;小作者写自己的爷爷,全面细致,事例充分,很好地展现了爷爷的性格特点,并将爷爷的形象塑造得非常鲜明。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文章能够达到这样好的效果,离不开作者细致的观察、梳理、总结,更离不开小作者对爷爷满满的敬佩和爱意,真情的融入始终是文章动人的关键因素。此外,文章的闪光点还在于看似列举了爷爷的许多特点,但实际上这些特点都是基于“教师”这一身份而展开,文章名为“爷爷的故事”,实际上却是一位勤奋、博学又有原则的老教师的故事,细读之下我们能够发现,小作者分享的众多点滴中,有着爷爷身为一位人民教师长久以来的追求,这也使得这些点点滴滴闪耀着动人的光芒,让小作者感悟颇深,也让我们深受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