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由得停下笔。
我被窗前的场景所震撼∶鹅毛大雪从空中飘落,凛冽的寒风凄惨地呻吟,松树头顶大雪,任凭寒风用双手不停地摇撼,从不低头,并用双手开辟出一条迎接初春的大路。
猛然,有关老李的记忆潮水般一涌而出,他坚强的后背令我难忘。在经历无数春夏秋冬,他可能在别人脑海中逐渐黯淡,却在我心里散发耀眼的光芒。
我与他初遇是在一个十字路口。
我同老友前往公园散步,路过一个人来人往、环绕着汽车咆哮声的地方。突然,一位老人倒在我们面前,可能是讹人的事情发生太多了,也有可能是天气太冷了,好长一段时间,竟没有一人上前扶这位老人,大家面面相觑,等“冤大头”出现。一位中年人挤出水泄不通的人群,他的背影犹如松树般高挺。他犹豫片刻,仍伸出手。却不想被老人死死抓住,扯着嗓子大喊∶“撞人啦!撞人啦……”他试图挣脱,却无济于事。我的愤怒油然而生,刚要上前理论,却被朋友一把扯住,低声说∶“小心遭他的团伙报复!”我的想法最终动摇,低下头,不敢正视下那个中年人。
那位中年人一脸无奈,迷茫地望向四周,只有无情地注视,唯有嘈杂的喇叭声与愤怒地催促。他低下头,失落地弯下腰,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拿出破旧的钱包,还没数清该给老人多少钱,对方眼睛一亮,直接抢了过来,钱包丢回来时,里面皱巴巴的钱被老人一把掏空。最后他站在马路边,背对着人们沉思,无数的人与车从他身旁穿过,最终只剩下他那孤独无助的背影。
下午,我去街上闲逛,意外遇见上午的中年人,现在他却朝气蓬勃,犹如街上的小鸟,到处张望 ,似乎将一切的不幸抛之脑后,正如路边挺立在风雪之中的松树,经历狂风暴雪,仍不屈不饶,绿意盎然。
他突然停下脚步,望着松树下的贫困女学生在乞讨,不禁心生同情,仿佛看到自己的过去式。贫困学生的母亲赶忙摁下她的头,一同跪在地上。
他从口袋掏出破旧的钱包,瞄了一眼,却尴尬地笑了笑,刚要离开,却被那位母亲死死地拽着,并大骂道∶“没钱出什么门啊!”她的女儿带着哭音拉扯着她母亲,他惭愧地低下头,默默地听着。我急忙递给她们母女两百,尽管那是我一个月的工资,但显然别人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她们将头狠狠地磕在地上,令我心生痛意。
事后,他哀求着我去他家做客,我只好答应。来到他家门口,“你竟住在贫民窟”,话还未说出口,便被我咽回喉中。我发现他家门前的水桶泡着一些松树苗。当我谈到早晨的那件事,他摆出一副饱经世故的模样说:“那种事我见多了。”他突然收腔,心灰意冷道:“却仍傻乎乎地坚信好人多于坏人,可能是我太倒霉了吧……”当问起他的姓名,他只笑笑告诉我叫他老李便好。
他的母亲艰难地从床头爬起,面如土色的脸随着笑容红润起来,步履蹒跚地走向厨房。
饭菜挤在一起,他不禁感叹:“跟过年一样!”说罢,便扬起孩儿般的笑容,我却不语默默地低下头。
过了没多久,我回到家中,回想着与老李的事,慢慢走到沙发上想躺一会。外面门铃响了,一开门,原来是老李。他微微喘着气说:“你……丢钱了吗?”我摇了摇头。他失落地说:“唉,失主一定很着急吧,敲了几户人家都说不是。”“那你就自己留着呗。”为了使他安心,我又加了一句,“反正又没偷、没抢,更何况你也需要这笔钱。”“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东西不能要!”他那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侮辱似的,直拿那双眼瞪我。我急忙致歉说刚才失言了。当我问道他怎么知道我住这里时,他急忙回答:“栽松树常见到你。”我望向窗边,果真有一排排刚发苗的松树,我看着松树苗弱不禁风的样子,摇了摇头,心里想着,老李可是白忙活一场了,这些松树肯定活不过这个冬天。最后他将钱交给了居委会。
之后的几个月,老李消失了,敲他家门也无人回应,窗前的松树也没人照顾,冻土似乎有些开裂。
一次意外碰到光着膀子的中年人在工地上搬砖,那坚强的背影犹如风雪中松树,与老李十分相似,但又不敢打扰他们辛苦工作,只好离去。
回来时,我意外碰到老李的邻居,我激动地问老李的过去,他笑着讲述着老李的过往:“他也曾住在这个小区,后来检查得知他母亲患癌,医生都让她安度晚年,但老李太固执,不顾他母亲的阻拦,请来朋友推荐的神医,然而病没治好,反而欠下一屁股债,只好卖掉房子。现在乞丐都比他赚得多,却总说要自食其力。”临走时他摇了摇头说,“我若是是他,早自尽了。”
我们眼中的老李,却不是这样。虽然他生活穷困潦倒,有时候甚至吃不上一顿好饭,却资助了这街上很多家里贫困的孩子,他们大多已早早辍学,有的甚至连学校的大门都没见过。老李一个个找到他们的家,“让孩子去上学吧,钱我出!”这钱,一出就是几年。
可上天没有眷顾老李不幸的一生,甚至将他逼上了绝路。
春节,老李母亲找到我的时候,哭天抢地,我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果然,他母亲泣不成声地说:“死了,死了——被车子——压得血肉模糊。”
老李母亲为此也病了,被这沉重的打击压垮了身子,她的病情恶化的越来越快。
过了数月,他母亲也去世了,几乎没人发现他们母子的消失,更没人记起他们,只有我冷眼站在这世间看他们从人间走了一遭,最后又将灵魂归为虚无,就像随风飘散的尘埃,从出现到消失都不曾为人得知,最终他们母子消失在这没有一丝人情味的地方。
这条街上,似乎谁也不曾记得有过这样一个泡在苦水里却心里盛满阳光的人,只有我偶尔路过他家门前,会想起那个如松树般挺立的身影。
两年后,一则令人心疼的新闻唤醒了人们的良知。
:“一位被人称老李的人在一次车祸中去世,在世的老李始终为社会服务,使许多贫困学生重见光芒,却被世间遗忘……”
时至今日,一想起他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尽管老李化作一束耀眼的光芒逝世,并重新照亮这黑暗的世间,可老李始终不曾离我们远去,有人将自己化为火种,将老李精神不断地延续下去。
我伸头望向窗前,那坚强挺立的松树,在他们细心保和夕阳的曦阳映照下茁壮成长,我呆呆地看着平日为人们遮风挡雨、冬日仍绿树成荫的松树,似乎他们和老李的说话声回荡在我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