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那白月光·太白

初一 写人 1177字
2021-02-18 17:06:57

在这群星荟萃的盛唐,是他,身着一身白马鎏金鞍,压倒众人,一枝独秀,为这文人墨客云集的盛唐,为这诗歌文化丰富多彩的盛唐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便是那个“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

二十四岁那年,他倚剑入长安,带着他那西域独有的狂放洒脱,带着他那初出茅庐的潇潇洒洒,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磨墨,曾让高力士为其脱靴,曾在朝堂上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这便是他,那个坦率不羁,傲岸轻狂的诗仙李白。

他曾在朋友的酒宴上举杯消愁,不羁的喊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人生感慨。这便是他,那个蛮横而有些无赖的李白,却也是一个才情非凡,浪漫洒脱的李白。

他是那个“不事权贵”谪仙人, 他的心里不仅有“奋其智能,愿为辅佐君王,使天下大定,四海归一”的梦想,还有“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远方。他怀揣梦想,来到长安,却因他的坦率真诚,他的直言不讳,被权臣妒忌,被小人污蔑,被君主冤枉,被贵妃厌弃,可他却依旧能举杯畅饮,对天大笑,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般的潇潇洒洒。

他浪漫洒脱,他不惊羡场上的功名利禄,不寄托于君主的威严命令,他就站在大唐的江山上,俯瞰大唐,俯瞰这养育千万人的大唐,任由清风洗涤心灵,任由阳光照耀脸庞,他即能在月影下舞刀弄剑,对月邀歌,也能在酒宴上举杯消愁,饮酒作诗。他既能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自信,也能吟出“挥剑决屠浮,诸侯尽西来”的气势磅礴,更能吟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痛快淋漓。这便是他,那个集傲气于一身的诗仙李白啊。

我敬佩他,我敬佩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坦率不羁,敬佩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洒脱,敬佩他“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才情非凡,敬佩他“大鹏一日东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壮志。

正因为他的坦率不羁,他的豪放洒脱,他的才情非凡,他的豪情壮志,才会有这流传千古的斗酒诗百篇,才会有贵妃为他磨墨,君王为他调羹,高力士为他脱靴。他的心里有着广阔的天地,青山绿水,高原冰川,他踏着明月清风走过世界,酒杯一举,绣口一吐,便吟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磅礴。

他的名字,无论在千年前还是千年后都被后人所敬仰;他的诗篇,不论在何处,都有人为之赞叹。他便是“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的浅浅白衫。世人皆惊叹于他的才情非凡,惊叹于他的豪放洒脱,殊不知他的孤独,他的悲伤,他心里有诗和远方,他想找一知己,遍历山河,做这世上的癫狂浪子,做这大唐浪漫逍遥的漂泊者,腰间一壶酒,执剑浪天涯,彼此把酒言欢,笑看天地苍生。可终是行路难啊行路难,终是未得场所愿啊……

酌一杯清茶,静坐在月亮之下。此时,街边的小巷里传来孩童的读书声,你听,他们那清亮的声音正朗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于是,我便想到了那位惊艳了千年时光的白衣少年,看到了那位正饮酒作诗的盛唐青莲,听到了他那爽朗的笑声,他用来下酒的是剑的寒光,而他的情人是那天上的月亮。抬眼一看,看到悬挂在天空那轮孤独的月亮,它阅尽人间春色,见证千古风流,一个月亮在酒里,一个诗人在月中,一个飘逸豪爽的诗仙在月下独酌,夜夜对月邀歌……

教师点评:本文是一篇情理兼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小作者思接万载,视通万里,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平生所经历的一切,仿佛电影般放映在小作者的眼前。故事从李白二十四岁那年开始,彼时的他意气风发,让杨玉环为其磨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他是傲岸轻狂的诗仙李白;他好美酒,喝了酒之后总能出口成诗,他是浪漫洒脱的李白;他关心国事,却“不事权贵”,他是豁达不羁的“谪仙”李白;但世人往往只惊叹与他的才华,却忽视了他的悲伤,而这一点小作者注意到了。本文不仅句句入理,而且字字关情,尤其是文章最后两个段落,小作者深沉的感叹和惋惜充盈在字里行间。此外,小作者对于诗歌的积累很丰富,在写作时时时注意撷取“李白”的诗句,而每一句诗其实都表达了“李白”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李白”最好的代名词。真是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