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的树影摇曳着温暖的日光,一阵清风荡漾在心间。睡眼的朦胧中,我仿佛看到一个苍老而坚强的身影在眼前轻轻晃动,牵动着我的思绪。爷爷,你坚韧而倔强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
我的爷爷有一项引以为傲的绝活--编管。小时候我回老家,便经常看到爷爷坐在院前的石板上编竹筐。如今,爷爷上了年纪,这项本事也就闲置下来。
前些天,我的小书架坏了,爷爷毫不犹豫地决定帮我编一个竹筐装闲置的书。于是第二天我一起床,便听到竹叶沙沙作响,爷爷坐在小区的木椅上劈竹:爷爷拿起斧头,对着竹子用力砍下去,一下又一下,很快竹子就被劈开了。
他的动作略显迟缓,但手上力道依然强劲。竹叶在他膝上弯成一道倔强的弧,刀刃摩擦竹节发出“嚓嚓”声,像倔强的老人和岁月抗争。阳光透过竹叶的问隙,在他眼角的皱纹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注意到他那黝黑的,布满皱纹的大手在微微颤动。
一根竹突然崩断,在他的手背上划出一道血痕。我正要去拿药,却被他拦住:“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他随手抹去血珠,对我说:“人啊,就是要像这竹一样,坚韧不屈,不轻易向困难低头!”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爷爷的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的喘息声越来越重,像一架老旧的风箱。但他依然强撑着身子,双手仍在竹筏间顽强地忙碌着。
编到收口处,爷爷的手腕加快了编织的速度。他的左手托住筐底,右手手指快速穿插编织,每过五道经便用指甲掐一道浅痕。竹穿梭的轨迹在空中织成道道青绿色的残影。最后三转两拧,散乱的竹便彻底收去了野性,新编的竹筐稳稳立在地上。爷爷缓缓直起腰,几片细碎的竹衣沾在他灰白的眉字间,凝成将落未落的一滴绿。
竹筐细微的“吱呀”声,是爷爷轻轻的叮咛。纵横交错的竹麓间,每一道都刻着他老骥伏枥的坚强,每一寸都充满了他对我沉默而厚重的爱。
木椅上的坚韧与倔强,化作了我心中的一种光芒,让我时刻看见你坚韧的身躯。你教会我:要像竹条般柔韧不屈,像桐油般经久耐用。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不在于张扬,而在于坚守本心。传承的真谛不在于手艺,而是那份永不弯折的坚韧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