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我善良

初一 写人 698字
2024-09-22 21:18:52

我亲耳听到村里不少人笑话父亲太傻,传得最多的有这三件事。一是那年父亲串亲戚回来后,发现镇里的商店多找了一元钱,他马不停蹄地往返20里路还了回去。二是那年父亲卖苹果,总是先把坏的拿到一边,好的挑出来卖,过秤时总要把秤砣往里打,帮人家装到袋子里,还要再抓一两个送给人家。三是那年父亲见村里订的报刊都堆放在村委会办公室“睡大觉”,很多村民想看却不方便取阅,于是提议在村中心设一两个阅报栏。村长虽同意了,但苦于经费有限一直没有进展。父亲不顾母亲的极力阻拦,硬是掏钱请人建了一个简易的阅报栏,还主动承担起了义务管理和维护的工作。

父亲的傻,说到底就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几十年来,父亲只认“宁肯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说出半点不是”这条死理儿。父亲文笔好,不仅为村里写各种通告和碑文等,还经常帮左邻右舍写些东西,从不收取任何报酬。家里菜园子里的菜,他都毫不吝惜地要我们兄妹仁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送些。村里谁家婚丧嫁娶了,总不忘来找父亲帮忙。谁家里闹矛盾了、邻里有纠纷了,也要来我家找父亲调解。即使不被他人理解,父亲依然故我地帮助别人。这些年,父亲一有空,便背个编织袋,在村里的街道和附近的公路上拾废纸、塑料瓶..有什么捡什么,带回家里分类整理好卖掉,并把钱全部捐给村里的农家书屋。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父亲几十年来义务赡养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好似亲生儿子,直到老人去世。父亲给我们兄妹仨说得最多的就是,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事儿,能搭把手一定要搭把手。受父亲的耳濡目染,我也身体力行。

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虽没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为我们家里带来巨额财富,但他的炽热情怀温暖着身边的人,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崇德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