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的学霸

初一 写人 629字
2020-08-02 13:43:49

面对包罗万象的世界,他总有自己的看法,使我不得不怀疑他“离经叛道”。

学习《河中石兽》这篇课文时,老师在台上讲:“这个寺僧代表的就是盲目行动,没有自己主见的人。”他便对我说:“我看未必如此。万一寺僧就是笨拙,就是想不出来呢?再说了,他们又不知道石兽去哪里了,讲学家说的也算有理有据,这些人蒙在鼓里,自然就被误导了。”我反驳道:“那也应该有点自己的判断呀!”“如果是你,你更相信老河兵还是讲学家?”他问道。我回答:“我宁肯相信地心说也不愿相信老河兵。”“对咯,就像你做了一道难题,一时想不出来,有人给了你提示,就算是错的,你不也要去试一试吗?实践出真知呀!”我一时无法反驳,只好闭上嘴,继续听老师讲课。

“这个讲学家就是不考虑周全,臆断之人。”老师接着讲。他又不同意了,对我说:“怎么能说讲学家是臆断之人呢?他就是没想到,人粗心一次就叫臆断了吗?”我只好反驳他,好让他闭嘴,于是说:“人家讲学家是可以考虑到反激之力的,但是他没有,他又不笨。”“是的,他不笨,可是粗心谁都会有呀!就像你,有的题你明明会做,答案也在草稿纸上算出来了,可是你就是抄错了,难道你就是臆断之人了吗?”我又被说的哑口无言只好作罢。

老师继续滔滔不绝的讲,他也滔滔不绝的说,真是把我搞得眼冒金星。

还有一天中午,他跟我讲:“我觉得中国的文坛比较虚伪。鲁迅先生死就是死了,又说他活着。如果有人读不懂,那么就不知道鲁迅先生到底死没死,说不定几百年后会被当成一处笔误。”他这么说是毫不无道理的,可是他又不是读不懂,看来他真的有些“离经叛道”。

可是在课堂上,他总用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来回答问题,并且正确率极高,这又让我开始思索了。

原来,他的“离经叛道”是他独立思考的表现,正是如此他才能不拘泥于常人思维,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