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光

初一 写人 885字
2024-06-24 22:38:12

如果张桂梅是一条流淌不息的小溪,她必会流向教育的沙漠,滋润出一片绿洲。如果张桂梅是一束永不熄灭的灯火,她必会穿透教育不公的黑夜,映照出一条平坦大道。

无私奉献,因为心中有光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儿,身旁放着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当我下车询问小女孩儿怎么了?她哭着说,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张桂梅哽咽地说。

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她身上变成了淡淡的轻轻摇曳的光晕。小女孩儿的话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烙印在张桂梅心里,她暗下决心,“要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帮助山里的女孩子们”。

为了“建校”的目标,张桂梅开始四处奔走募捐。从2002年开始,她将个人所获奖状证书公之于众,在昆明街头奔走募捐、到企业“化缘”、上电视录制节目……五年间数次遭遇误解甚至被斥为骗子。但她坚持奔走于各地开展募捐活动,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并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己事业的知名度。直到2007年,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她办女高的梦想传播开来。2008年,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级中学建立了。2008年,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级中学建立了。

因为心中的奉献之光,张桂梅点亮了大山女孩的求学之地,为我国推进教育公平事业树立卓越典范。

坚守信仰,因为心中有光

“一直支撑着我的是信仰。是我对党的承诺。”张桂梅校长目光炯炯、神情坚毅,她紧握拳头,铿锵有力地说着。此刻,华坪女高校园内一株傲骨寒梅悄然绽放,凌霜斗雪。

为了将更多大山的姑娘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才,67岁的张桂梅校长在多重病痛的重压和折磨下,依然坚守在校园里。已无力站上讲台授课的她,每日仍会在破晓时分艰难而坚定地从教学楼底层逐层攀爬至四楼,亲手点亮每一楼层走廊的灯光。随后,巡校、查课……

建校16年来,2000多名女孩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又走向军人、医生和老师等国家需要的岗位。“没有华坪女高、没有张老师,我可能早就回家务农了”……这是考上大学的女孩儿们的共同心声。

因为心中的信仰之光,张桂梅照亮了大山女孩的逐梦之路,为我国各地源源不断输送最需要的人才。

无私奉献,坚守信仰。张桂梅用一次次行动在奔着自己的信念之光不断前行。因为有光,生命变得不再单薄;因为有光,奇迹亦可发生。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深刻,情感饱满。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不仅丰富,而且细致。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