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胡同

初一 写景 652字
2023-08-28 17:19:52

挑了个晴天,爸爸带我去探访胡同。

站在繁华的大街上,我有些懵:“这就到了吗?”街上车水马龙,旁边是椭圆的凯德茂,俨然一条现代大街,不像是有胡同的样子。爸爸说,这条高粱桥斜街就是原来的胡同,只不过因城市规划拆掉了。看来,探访高粱胡同的计划失败了。

好在我们还有第二条胡同——砖塔胡同!在这条胡同口边,有个小院儿,迈步进去,一座青砖塔矗立着,塔前有一扇木门,上面刻着书法大字,写得苍劲有力。我从书上了解到这砖塔是元朝佛教大师万松行秀禅师圆寂后为他修建的墓塔。砖塔胡同就是由此得名。

从塔院出来后,我们进到了胡同里。甫一进去,便感到宁静包裹周身,那灰砖墙仿佛有吸音功能,将外面的喧闹隔绝开来。我受其感染,也放慢了脚步。

胡同挺窄,只能容一辆汽车过去,周围还码放了一排自行车。在这样的环境里,大树靠着一方小小的土地长起来,而且长得挺拔巍峨。它们层层叠叠的枝叶为这条小巷带来了阴凉。

这胡同真是四拐八拐,即便我们一直在主干道走,路上经过的小岔道也多的不胜数。书中描绘胡同的俯视图,一个连着一个,形成方方的网格。我感觉都要绕晕了。但是爸爸不会迷路。因为他从小就穿行于这些网格之中。

路上,一位穿着背心的爷爷提着个水桶从四合院里走出来,我和爸爸向他打招呼,问他去干嘛?他说,去给自家葡萄藤浇水。原来,胡同里的住户们都习惯在楼顶上种一些花花草草,特别是老年人。爷爷说种菜一方面能让他有点事儿干,一方面还能吃到美味的瓜果蔬菜。爷爷还热心地摘了几颗葡萄送给我们吃,有点酸,但却包含着爷爷的心血。

好喜欢北京的胡同,那么宁静又那么有人情味。

教师点评:好的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对生活观察比较细心的人,通过自己的五官和笔墨,将“砖塔胡同”这一景点搬到纸上,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刻意的描写与堆砌,让人读来感觉平易而亲切。但文章还有较多的提升空间,“胡同”属于古建筑,又有今人生活的痕迹,它身上的意蕴是相当丰厚的,再加上,探访,是指的探寻访问,那就不应只强调做了“探访胡同”这件事,以记流水账的形式叙述经过,而应该更深入地写出其中的历史气息、文化意味,亦或者是人文风情,“所见”是一方面,同时也不能忽视“所感”,可表达对古人建造智慧的赞叹,可写出对历史的追溯,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叙议结合,文章的主旨才会更深刻,文字才会更加深入人心。